十一月五日夜半偶作

草径江村人迹绝,白头病卧一书生。

窗间月出见梅影,枕上酒醒闻雁声。

寂寞已甘千古笑,驰驱犹望两河平。

后生谁记当年事,泪溅龙床请北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荒凉小路通向江边村落,不见人烟只见一个白发病者。
月光透过窗户映照梅枝,醒来时听见大雁的叫声。
我已习惯寂寞,不介意被千年嘲笑,仍渴望收复失地。
年轻人谁还会记得那些往事,我泪流满面请求北伐抗敌。

注释

草径:荒凉小路。
江村:江边村落。
人迹绝:不见人烟。
白头:白发。
病卧:病中躺卧。
窗间:窗户之间。
月出:月光照射。
梅影:梅枝的影子。
枕上:睡醒时。
雁声:大雁的叫声。
寂寞:孤独寂寞。
已甘:已经习惯。
千古笑:千年嘲笑。
驰驱:奔走努力。
两河平:收复两河地区。
后生:年轻人。
当年事:过去的事情。
泪溅:泪流满面。
龙床:帝王的宝座。
请北征:请求北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寂的江村夜景,诗人以一个白发病卧的书生身份,独自品味着这份远离尘嚣的静谧。"草径人迹绝",写出了环境的清冷与偏僻,"月出见梅影"则增添了冬夜的寒意和诗人内心的孤高。"枕上酒醒闻雁声",借雁南飞之景寓示时光流逝和思乡之情。

诗人身处困境,却仍怀有壮志,"寂寞已甘千古笑",表现出他面对嘲笑的淡然,以及对国家统一的执着追求,"驰驱犹望两河平"。这里的"两河"指黄河和洛水,象征着中原失地。最后一句"后生谁记当年事,泪溅龙床请北征",表达了诗人对后世无人理解自己报国之心的感慨,以及对北伐收复失地的热切期盼,情感深沉而悲壮。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的孤寂境遇为背景,寄寓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无奈,展现了陆游诗歌中常见的忧国忧民、矢志不渝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十一月五夜风雪寒甚燃薪取暖戏作五字

束薪从涧底,及此不时求。

力比鹅黄酒,功如狐白裘。

分才具糜粥,馀事暖衾裯。

复恐成骄惰,三更起饭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十一月廿七日夜分披衣起坐神光自两眦出若初日室中皆明作诗志之

灵府无思踵息微,神光出眦射窗扉。

大冠长剑竟何有,尺宅寸园今始归。

忧患过前皆梦事,功名自古与心违。

三峰二室烟尘静,要试霜天槲叶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十一月四日夜半枕上口占

小室愔愔夜向分,幽人残睡带残醺。

檐间雨滴愁偏觉,枕畔橙香梦亦闻。

惊雁数声投野泽,悲笳三叠上霜云。

年来万事俱抛尽,自笑诗中尚策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十二月一日二首(其二)

东风吹斗柄,暖律变严凝。

草色迷残烧,溪流带断冰。

儿书春日榜,女剪上元灯。

莫笑蒲龛睡,山翁怯岁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