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时扈从出西岳作

西镇何穹崇,壮哉信灵造。

诸岭皆峻秀,中峰特美好。

傍见巨掌存,势如石东倒。

颇闻首阳去,开坼此河道。

磅礴压洪源,巍峨壮清昊。

云泉纷乱瀑,天磴屹横抱。

子先呼其巅,宫女世不老。

下有府君庙,历载传洒扫。

皇明应天游,十月戒丰镐。

微未忝闲从,兼得事蘋藻。

宿心爱兹山,意欲拾灵草。

阴壑已永閟,云窦绝探讨。

芳月期来过,回策思方浩。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翻译

西镇何等高大,真是神奇的自然造化。
众多山岭峻峭秀丽,其中主峰特别优美。
近看像巨大的手掌,仿佛石东倾倒般壮观。
听说首阳山已远去,这里开辟了河流通道。
它威压着洪水源头,巍峨耸立在清朗的天空之下。
云雾缭绕,瀑布飞溅,天梯横亘其间。
有人曾先呼唤其顶峰,宫女们似乎永远青春不老。
山下有府君庙,年代久远,香火不断。
皇帝顺应天意巡游,十月间准备前往丰镐之地。
我虽微不足道,有幸随行,还能参与祭祀活动。
长久以来我心向往这座山,想采摘仙草。
幽深山谷已封闭,云洞无法探寻。
期待在美好的月夜来访,归途思绪浩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岳华山的雄伟景象,通过对山势、峰峦、河道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沈佺期对这座神山的敬仰之情。诗中采用了大量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如“巨掌存”、“石东倒”、“磅礴压洪源”等,形象地表达了华山的壮丽与险峻。

诗人在描述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融入了神话色彩,如“子先呼其巅,宫女世不老”,这不仅增添了一丝仙境般的神秘感,也反映出古人对于长生不老的向往。通过对府君庙的提及,以及“皇明应天游”一句,诗中还透露出一种敬畏自然、顺应天道的哲思。

整首诗语言雄浑,想象丰富,是唐代山水诗的一次重要尝试,展现了沈佺期在诗歌艺术上的成就。

收录诗词(154)

沈佺期(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 字:云卿
  • 籍贯: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
  • 生卒年:约656 — 约715

相关古诗词

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

大君制六合,良佐参万机。

大业永开泰,臣道日光辉。

盐梅和鼎食,家声众所归。

汉章题楚剑,郑武袭缁衣。

理识当朝远,文华振古希。

风云神契合,舟楫道心微。

庙堂喜容与,时物递芳菲。

御柳垂仙掖,公槐覆礼闱。

昔陪鹓鹭后,今望鹍鹏飞。

徒御清风颂,巴歌聊自挥。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和杜麟台元志春情

嘉树满中园,氛氲罗秀色。

不见仙山云,倚琴空太息。

沈思若在梦,缄怨似无忆。

青春坐南移,白日忽西匿。

蛾眉返清镜,闺中不相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夜泊越州逢北使

天地降雷雨,放逐还国都。

重以风潮事,年月戒回舻。

容颜荒外老,心想域中愚。

憩泊在兹夜,炎云逐斗枢。

䬓䬔萦海若,霹雳耿天吴。

鳌抃群岛失,鲸吞众流输。

偶逢金华使,握手泪相濡。

饥共噬齐枣,眠共席秦蒲。

既北思攸济,将南睿所图。

往来固无咎,何忽惮前桴。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枉系二首(其一)

吾怜曾家子,昔有投杼疑。

吾怜姬公旦,非无鸱鸮诗。

臣子竭忠孝,君亲惑谗欺。

萋斐离骨肉,含愁兴此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