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令之邯郸(其一)

春满邯郸十万家,若为潘令斗繁华。

请看如玉丛台女,岂让河阳县里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送潘令之邯郸(其一)》。诗中描绘了春日邯郸的繁华景象,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邯郸的美丽与生机。

首句“春满邯郸十万家”,开篇即点出邯郸在春天的繁盛景象,满城皆是生机勃勃的春色,十万家户,家家户户都沐浴在春光之中。接着,“若为潘令斗繁华”一句,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了对即将前往邯郸的潘令的期待,暗示潘令的到来将使邯郸的繁华更上一层楼。

后两句“请看如玉丛台女,岂让河阳县里花。”则是对邯郸独特魅力的进一步描绘。将邯郸的女子比作“如玉丛台女”,既赞美了她们的美丽,也暗示了邯郸的名胜古迹——丛台的美艳。同时,又以“河阳县里花”作为比较对象,强调了邯郸女子之美不仅不逊于河阳的名花,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里通过对比,不仅突出了邯郸女子的美丽,也间接赞美了邯郸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繁华景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邯郸繁华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即将前往的潘令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邯郸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对比手法,使得诗中的形象生动鲜明,情感饱满丰富,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送潘令之邯郸(其二)

为政风流不下堂,漳河春色动宫墙。

遥知茂宰鸣琴曲,弹作罗敷陌上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送潘令之邯郸(其三)

赵家和璧旧知名,千载秦人说蔺生。

莫道君才非百里,须将高价抵连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送潘令之邯郸(其四)

邯郸出宰气何雄,伫日徵书奉汉宫。

制锦但令成五色,如花岂羡鲍家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山斋牡丹(其一)

醉把名花掌上新,空山开处几回春。

西施自爱倾城色,一出吴宫不嫁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