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斋牡丹(其一)

醉把名花掌上新,空山开处几回春。

西施自爱倾城色,一出吴宫不嫁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深山之中,牡丹花开的场景,以及对牡丹花的赞美之情。诗人以“醉把名花掌上新”开篇,将牡丹花比作名贵之物,仿佛是掌中珍宝,让人不禁为之沉醉。接着,“空山开处几回春”一句,通过对比空旷的山野与牡丹花的盛开,强调了花期的短暂与珍贵,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轮回与生命的脆弱。

“西施自爱倾城色,一出吴宫不嫁人”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古代美女西施的故事,将牡丹花的美丽与西施的倾国倾城相提并论,进一步强化了牡丹花的绝世之美。同时,通过“一出吴宫不嫁人”的典故,暗喻了牡丹花虽美却难以被轻易拥有,如同西施般,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绽放其绝世之姿,令人向往而不可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细腻描绘和巧妙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山斋牡丹(其二)

西山风雨锦溪寒,春色沈沈醉牡丹。

不是故人裁丽句,那能萧瑟病中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山斋牡丹(其三)

青山缭绕树横斜,中有柴桑令尹家。

白发几回能载酒,春风何处不看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过殿卿山房咏牡丹(其一)

相国园亭种牡丹,枝枝风雨怨春寒。

主人车马城中惯,知傍谁家锦障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过殿卿山房咏牡丹(其二)

国色宫妆倚槛新,一樽堪自对残春。

即令解语应相笑,何必看花定主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