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留胜处占清凉,山挟波光薄我裳。
看遍尘寰兴废事,竹阴千古一禅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卷,天空留住胜景之处,占据了自然界的清凉。山峦间的波光如薄纱一般轻拂过诗人的衣襟,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看遍尘寰兴废事"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洞察与思考。在这片古老而宁静的竹阴之下,有一座千年如一日的禅房,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静好与世间纷扰的超然。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精神世界的独到感悟。
不详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江流环合路纡回,香火千年地少埃。
佛法本从方寸起,逢人刚道自西来。
两桥横处放潮回,桥外花村涨晚埃。
省事老禅门闭早,焚香对月礼如来。
世间何事不何楼,莫为何楼苦苦愁。
贵客五更驰宝勒,海翁终日对沙鸥。
燕入虚檐教子飞,风帘不捲和新诗。
绿阴满径蜻蜓小,正是梅黄欲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