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苑

茫茫信马行,不似近都城。

苑吏犹迷路,江人莫问程。

聚来千嶂出,落去一川平。

日暮客心速,愁闻雁数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广阔的原野上自由驰骋,不像靠近都城的地方。
即使是管理皇家园林的官员也迷失了方向,江边的人也不要打听路程。
连绵的山峦聚集起来,如同画卷展开,而河流落下后水面变得平坦。
日落时分,旅人的心情更加急切,愁绪随着雁鸣声声增加。

注释

信马:随意放马,形容自由自在。
都城:指京都或大城市。
苑吏:管理皇家园林的官吏。
江人:江边的人,可能指船夫或渔民。
千嶂:形容山峦重叠,像屏障一样。
落去一川平:河流落下,水面平静。
日暮:傍晚,黄昏。
雁数声:几声雁鸣,象征离别和思乡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旅行者远离都城的孤独与渺茫之感。"茫茫信马行,不似近都城"表达了诗人在辽阔的自然环境中前进的步伐,但这种广阔却让他感到与都城的繁华相去甚远,彷彿失去了方向。

"苑吏犹迷路,江人莫问程"则透露出诗人对周围人的询问感到困惑,他们似乎也不清楚道路的方向。这里的"江人"可能指的是生活在江边的人,他们对旅途中的路线也是一知半解。

接下来的两句"聚来千嶂出,落去一川平"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变化。山峦聚集而出,又在视野中逐渐消失,转瞬间眼前出现的是一片平坦的河川景色,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

"日暮客心速,愁闻雁数声"则表达了一种独自旅行时日落时分的心境。随着太阳的下山,旅人的思念变得更加迫切,而远处传来的野鸭(雁)的叫声,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独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情感波动,以及他与周围环境之间微妙而复杂的情感联系。

收录诗词(324)

郑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字:守愚
  • 号:“芳林十哲”
  •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 生卒年:约851~910

相关古诗词

谷比岁受同年丈人故川守李侍郎教谕衰晏龙钟益用感叹遂以章句自贻

多感京河李丈人,童蒙受教便书绅。

文章至竟无功业,名宦由来致苦辛。

皎日还应知守道,平生自信解甘贫。

孤单所得皆逾分,归种敷溪一亩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谷自乱离之后在西蜀半纪之馀多寓止精舍与圆昉上人为净侣昉公于长松山旧斋尝约他日访会劳生多故游宦数年曩契未谐忽闻谢世怆吟四韵以吊之

每思闻净话,雨夜对禅床。

未得重相见,秋灯照影堂。

孤云终负约,薄宦转堪伤。

梦绕长松塔,遥焚一炷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谷初忝谏垣今宪长薛公方在西阁知奖隆异以四韵代述荣感

旧诗常得在高吟,不奈公心爱苦心。

道自琐闱言下振,恩从仙殿对回深。

流年渐觉霜欺鬓,至药能教土化金。

自拂青萍知有地,斋诚旦夕望为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奔问三峰寓止近墅

半年奔走颇惊魂,来谒行宫泪眼昏。

鸳鹭入朝同待漏,牛羊送日独归村。

灞陵散失诗千首,太华凄凉酒一樽。

兵革未休无异术,不知何以受君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