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剑倚晴空杀气高,鼪鼯胆破抱弓嘷。
天公应欲行勋赏,故剪春罗制绛袍。
这首诗描绘了战场上的紧张氛围和胜利的喜悦。首句“剑倚晴空杀气高”,以剑倚于晴空象征战争的激烈,杀气冲天,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战场景象。次句“鼪鼯胆破抱弓嘷”,通过鼪鼯(即蝙蝠)因恐惧而抱住弓发出哀嚎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恐怖与紧张气氛。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界的反应,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
后两句“天公应欲行勋赏,故剪春罗制绛袍”,则转而表达了一种乐观和胜利的期待。诗人似乎在暗示上天也愿意看到正义的胜利,并为此准备了荣誉和奖赏。这里的“春罗”可能指的是春天盛开的花朵,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绛袍”则是红色的战袍,代表着胜利和荣耀。整句诗表达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正义最终会得到表彰的信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战争场景相结合,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既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又寄托了对胜利和正义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不详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赵括谈兵世鲜伦,长平一败血成津。
谁知蹙项安刘者,却是当时重厚人。
肩舆薄暮过斜头,风雨萧萧送旅愁。
太息人家生计尽,柴扉不掩野麋游。
大儿前岁死银坑,弱子而今又出征。
但愿使君平黠寇,老氓从此乐农耕。
行营昨夜运粮回,今日还差送甲来。
道路奔驰何日已,石田强半是蒿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