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萧侍御忆旧山草堂诗因以继和

琢玉以为架,缀珠以为笼。

玉架绊野鹤,珠笼锁冥鸿。

鸿思云外天,鹤忆松上风。

珠玉信为美,鸟不恋其中。

台中萧侍御,心与鸿鹤同。

晚起慵冠豸,闲行厌避骢。

昨见忆山诗,诗思浩无穷。

归梦杳何处,旧居茫水东。

秋闲杉桂林,春老芝朮丛。

自云别山后,离抱常忡忡。

衣绣非不荣,持宪非不雄。

所乐不在此,怅望草堂空。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用精美的玉石雕刻成架子,用珍珠串连成笼子。
玉做的架子束缚了野生的鹤,珍珠的笼子囚禁了深冥的大雁。
大雁思念着云朵之外的天空,仙鹤回忆着松树上的清风。
珍珠和玉石确实美丽,但鸟儿并不留恋其中。
朝廷中的萧侍御,他的心与鸿鹤一样向往自由。
他晚起不愿戴獬豸(法官的帽子),闲逛时厌倦避开骢马(官员的坐骑)。
昨日读到他怀念山林的诗,诗中的思绪浩渺无边。
回归的梦境遥不可知,旧居在茫茫水东边。
秋天时杉桂树林宁静,春天时芝术丛生已显老态。
他说自从离开山后,心中常常忧虑重重。
绣衣并非不荣耀,执法并非不威武。
他的快乐不在于此,只是怅然望着空荡的草堂。

注释

琢玉:雕琢玉石。
以为架:用来制作架子。
缀珠:串连珍珠。
以为笼:用来制作笼子。
绊:束缚。
冥鸿:深冥的大雁,象征高远的心志。
恋:留恋。
其中:指笼子或束缚之中。
萧侍御:古代官职名,此处指人。
心与鸿鹤同:心性像鸿鹤一样向往自由。
闲:宁静。
骢:青白色的马,古代官员的坐骑。
昨见忆山诗:昨日读到他写的怀念山林的诗。
杳:遥远, 难以寻觅。
旧居:从前的住所。
杉桂林:成片的杉树和桂树。
芝朮丛:灵芝和术草的丛生地,象征吉祥长寿。
离抱:离别的思绪。
忡忡:忧虑重重的样子。
衣绣:穿着绣有图案的衣服,象征富贵。
持宪:执行法律,指做法官。
不在此:不在富贵和权势中。
怅望:惆怅地眺望。
草堂空:空荡的草堂,指归隐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见萧侍御忆旧山草堂诗因以继和》。诗中通过描绘精美的玉架和珠笼来隐喻自己心中的高洁情操,并通过野鹤和冥鸿比喻自由自在的心境。然而,即使是如此华丽的物质之美,也无法留住那自由飞翔的鸟儿,这里象征着诗人对于精神自由的向往。

诗中“台中萧侍御,心与鸿鹤同”一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中的生物一样,拥有对自由的共同向往。接着,“晚起慵冠豸,闲行厌避骢”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厌倦,以及他渴望逃离这种束缚。

“昨见忆山诗,诗思浩无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以及由此激发出的丰富情感和诗意。随后,“归梦杳何处,旧居茫水东”则是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他内心对于失去的nostalgia。

“秋闲杉桂林,春老芝朮丛”两句,描绘了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衬托出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自己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自云别山后,离抱常忡忡”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亲情的珍视,以及在分别之后的思念之深。接着,“衣绣非不荣,持宪非不雄”两句,则是对现实生活中功名利禄的一种反思,即便有再大的成就,也不足以取代内心对于自由和真挚情感的追求。

全诗最后,“所乐不在此,怅望草堂空”一句,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精神家园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中的功名富贵不再抱有任何期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白居易对于自由和自然美的深切渴望,以及他对内心世界的珍视。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邓州路中作

萧萧谁家村,秋梨叶半坼。

漠漠谁家园,秋韭花初白。

路逢故里物,使我嗟行役。

不归渭北村,又作江南客。

去乡徒自苦,济世终无益。

自问波上萍,何如涧中石。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邓鲂张彻落第

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

寒松无妖花,枝下无人行。

春风十二街,轩骑不暂停。

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

众目悦芳艳,松独守其贞。

众耳喜郑卫,琴亦不改声。

怀哉二夫子,念此无自轻。

形式: 古风

长安早春旅怀

轩车歌吹諠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

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

风吹新绿草芽坼,雨洒轻黄柳条湿。

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长安送柳大东归

白社羁游伴,青门远别离。

浮名相引住,归路不同归。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