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肺病而产生的身心疲惫与对生活的无奈感慨。首句“骨发秋风入”,以秋风喻病体之衰弱,形象地表现了疾病对身体的侵袭,使得骨骼和头发都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接着,“山猿咳嗽如”一句,通过山猿的咳嗽声来比喻诗人的咳嗽,不仅增加了画面感,也暗示了疾病的严重性。
“聒邻疑老大,废业负居诸。”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因病而产生的自我怀疑和对生活的愧疚。他担心自己的咳嗽声会打扰到邻居,同时也因为无法工作而感到内疚,似乎在责备自己辜负了生活。
“高枕年无赖,垂头月有余。”这里使用了对比的手法,高枕表示安逸,但“无赖”一词却赋予了这种安逸一种贬义,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不满。而“垂头月有余”则可能象征着诗人面对疾病的无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最后,“可怜成底事,四十此寒樗。”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哀叹。他自问一生所为究竟有何意义,到了四十岁却只能像寒樗(一种树名,常用来形容人老而无用)一样,感叹生命的无常和自身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疾病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身体痛苦的直接描述,也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我命运的深切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