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木易若逢山下鬼,定知此处丧金环。
这是一句极富表现力的诗句,它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将自然景物与人事物联结起来,寓意深刻。首先,“木易若逢”这个形象描绘了一种微妙的情境,即树木在山下轻易地遭遇到了鬼魂,这里的“鬼”可能是死者遗魂的比喻,暗示着死亡和不祥。接着,“定知此处丧金环”则直接点出了诗句背后的主题——失去宝贵之物。
这里的“丧金环”既可以理解为实质上的财富损失,也隐含了精神层面的失落与悲哀。这两者结合起来,便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这片神秘且可能充满凶险的山林之中,生命和宝贵的事物都可能轻易地消逝不见。
整体而言,这句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传达了一种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深刻感慨。它不仅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精致描绘与哲理思考的一次美妙结合。
不详
五天何处望,心念起皆知。
化塔留今日,泉鸣自昔时。
古苔生石静,秋草满山悲。
莫道声容远,长歌白雪词。
高怀逢异境,佳句想吟频。
月冷松溪夜,烟浓草寺春。
浮云将世远,清听与名新。
不见开岩日,空为拜影人。
景物搜求歇,山云放纵飞。
树寒烟鹤去,池静水龙归。
暗榻尘飘满,阴檐月到稀。
何年灯焰尽,风动影堂扉。
不接芳晨游,独此长洲苑。
风颜一成阻,翰墨劳空返。
悠悠汀渚长,杳杳蘋花晚。
如何西府欢,尚念东吴远。
瑶音动清韵,兰思芬盈畹。
犹及九峰春,归吟白云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