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大梁道中》由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通过其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沉的哲思,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沧桑与个人命运的复杂心情。
首联“桃花烂漫水潺湲,何事风尘恼客颜”,以桃花盛开、流水潺潺的春日美景为背景,反衬出诗人内心的烦忧与不平。桃花的烂漫与自然的宁静,与诗人被世俗困扰、愁眉不展的面容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颔联“四海几人堪定乱,百年吾道合投閒”,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以及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能真正安定社会、实现和平的人寥寥无几;而自己所坚持的道义,在百年的时光里,似乎只能选择避世隐居,远离尘嚣。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时代责任与个人选择的深刻思考。
颈联“怀中有璧羞逢主,囊里无钱欲买山”,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怀中的“璧”象征着珍贵的才华或理想,但诗人却感到羞愧,无法找到合适的“主”来施展才能,表达了一种怀才不遇的无奈。同时,他渴望拥有足够的财富,能够买下一座山,隐居其中,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以及对个人价值实现的困惑。
尾联“几度言归归未得,梦魂空绕雁门关”,表达了诗人多次想要回归平静生活,但始终未能如愿的遗憾。梦魂萦绕雁门关,既是对故乡的思念,也是对理想之地的向往。这句诗以梦境的形式,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束缚的挣脱与对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大梁道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更蕴含着对时代与人生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