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韵答章恂斋孝廉(其三)

宠辱何曾有梦惊,塞翁得失最分明。

风帆卸早浑忘险,诗草刊迟怕近名。

斩尽葛藤寻退步,卧游山水寄遐情。

与君并作天随子,相约深林把臂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以清雅之气贯穿始终,诗人张洵佳通过“步韵答章恂斋孝廉(其三)”这一形式,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山水的深情寄托。

首句“宠辱何曾有梦惊”,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于荣华富贵和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认为这些外在的荣辱得失并不会引起内心的波动或梦境,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心静如水的境界。

“塞翁得失最分明”一句,借用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面对得失时应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塞翁的智慧在于他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

“风帆卸早浑忘险,诗草刊迟怕近名”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人生的追求比作风帆航行,早年的冒险经历让人忘记了前行的危险;而晚年的作品则可能过于追求名声,失去了创作的初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反思,以及对于艺术创作真谛的追求。

“斩尽葛藤寻退步,卧游山水寄遐情”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入描绘。诗人试图摆脱世俗的束缚,寻找心灵的归宿,通过与自然山水的亲密接触,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这里的“葛藤”象征着束缚和杂念,“退步”意味着回归本真,而“卧游山水”则是对自然美的极致追求和精神上的自由。

最后,“与君并作天随子,相约深林把臂行”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探索自然,共享心灵的宁静与美好,体现了深厚的人际关系和共同追求的精神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371)

张洵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步韵答章恂斋孝廉(其四)

柴门绝少故人偕,阮籍穷居但咏怀。

书味沈酣如中酒,诗心长进比升阶。

痴聋且脱妻孥累,涵泳能平志趣乖。

笑向青山寻吉壤,此翁事事早安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步韵答章恂斋孝廉(其五)

归路衡阳雁阵寒,绸缪户牖幸平安。

莺花杜曲惊春老,渔父桃源觅洞难。

访旧亲朋闻鬼啸,翻新著述让人刊。

忘机久作閒鸥鹭,卒岁优游莫浪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感事(其一)

久戍榆关夜枕戈,男儿意气渐消磨。

閒吟河上清人赋,愁听山头敕勒歌。

斗起乡邻甘闭户,衅生狼虎为争窠。

边楼筹笔休言苦,骠信南侵患正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感事(其二)

掀天巨浪震漓江,衅起招降复杀降。

可惜兵粮资寇盗,忍令烽燧接家邦。

师兴枉历三年久,鼎重还凭众力扛。

外患未平兼内变,杜陵忧国泪成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