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六月闽溪荔子丹,新秋犹喜荐雕盘。
自嗟千里归程远,不得繁枝雨后看。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的《呈沈子山(其二)》。诗中描述了六月福建溪边荔枝熟透如丹的景象,即使时值新秋,诗人仍对荔枝的美味满怀欣喜,希望能在餐桌上品尝。然而,诗人感叹自己千里之外的归程遥远,无法在雨后欣赏到荔枝繁枝满树的壮观。此诗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美食的怀念和对远方生活的无奈之情。
不详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堂下朱阑小魏红,一枝浓艳占春风。
新闻洛下传佳种,未必开时胜旧丛。
园馆春游只帝京,可怜哀悴海边城。
纵然得酒心犹在,若也逢花眼亦生。
霞树珠林暑后新,直疑天意别留春。
京华百世争鲜贵,自是芳根著海滨。
空梁诗板岁年多,唯有秋虫占作窠。
闻道故人时拂拭,此生无奈旧情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