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云山小景

岩壑昨夜雨,千峰霁朝色。

白云何方来,相对澹孤寂。

人烟带长林,僧宇邻蛟室。

落景天际帆,青山鸟边宅。

思同静者论,相期在萝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书云山小景》描绘了一幅雨后清晨的山间画卷。首句“岩壑昨夜雨”展现了山间经历了一场夜雨,透露出清新湿润的气息。接着,“千峰霁朝色”描绘了雨后的阳光透过云层,给群峰披上一层明亮的色彩,显得格外宁静。

“白云何方来,相对澹孤寂”两句,诗人以白云为友,表达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孤寂感。接下来,“人烟带长林,僧宇邻蛟室”描绘了远处的人家和近处的寺庙,点缀在茂密的树林和似蛟龙腾空的山势之间,增添了生活气息。

“落景天际帆,青山鸟边宅”则将视线转向远方,夕阳余晖映照着天边的船只,而山峦与鸟巢相伴,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最后两句“思同静者论,相期在萝薜”,诗人表达了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隐士在这样的环境中交流思想,寄情于自然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山的静谧之美,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春夜怀同袍友

春夜不能寐,起坐弹吾琴。

泠泠七弦上,感激怀知音。

微雨半帘静,孤灯千里心。

故人不可见,况此别来深。

幽期讵可即,梦里能相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人中秋闱归莆中

治世竟先达,英材惟陆机。

秋闱况得意,复忆家林归。

落日江上别,凉风吹客衣。

壶山郁葱倩,莆水清涟漪。

为言到家日,未几登王畿。

无令得桂手,虚负看花时。

谈笑青云上,谁念山中期。

形式: 古风

樵父词

生不适州县,采薪南山岑。

穷年事登陟,辛苦力不任。

濯足清涧水,息肩垂萝阴。

落日晚独还,微风动讴吟。

唯应鹿门隐,可以谐我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秋夜宿石门洞

胜寄越筹岭,霁心投翠微。

阴林见法侣,尽夕留松扉。

石门发天声,海月澄秋衣。

风泉有馀响,倏尔清尘机。

愿言托香界,信宿以忘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