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曾季衡冥会诗(其一)丽真留别

五原分袂真吴越,燕拆莺离芳草歇。

年少烟花处处春,北邙空恨清秋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月]韵

翻译

在五原分别后各奔东西,像吴越般遥远,春末燕子离巢黄莺分散,芳草也失去了生机。
青春年少时的欢愉如同烟花遍布每个春天,而今只余北邙山下,清秋月色中空留遗憾。

注释

五原:地名,这里代指分别之地。
分袂:分手,离别。
吴越:古代两个国家,这里比喻相隔遥远。
燕拆莺离:形容春天结束,燕子离巢,黄莺散去。
芳草歇:花草凋零,意指美好时光的消逝。
年少:年轻的时候。
烟花:比喻繁华或美好的景致,此处指青春时期的快乐生活。
处处春:到处都是春天般的美好。
北邙:地名,位于今河南洛阳东北,常用来代指坟墓之地,这里象征死亡或结束。
空恨:徒然遗憾。
清秋月:清澈的秋夜之月,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鉴赏

这首诗是王丽真在唐朝时期所作,名为《与曾季衡冥会诗(其一)》。从诗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友情和自然景象的深切情感。

首句“五原分袂真吴越”中的“五原”可能是指边塞之地,远离中原,而“分袂”则表达了分别的哀伤。诗人通过这个意象,传递了一种对远方朋友或亲人的思念和不舍。

接着,“燕拆莺离芳草歇”描绘了一幅春去秋来的景象。“燕拆”指燕子归巢,而“莺离”则是指莺飞而去,都是春天结束的象征。这些意象和“芳草歇”共同构建了一个季节更迭、物是人非的情境。

第三句“年少烟花处处春”中,“年少”指的是青春时光,而“烟花”则带有一种虚幻不实的感觉。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因为在那时候,无论何处都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最后一句“北邙空恨清秋月”则显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北邙”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而“空恨”则表达了一种无尽的怀念之情。清秋的月亮,往往容易引发人们的思古幽情,这里也增添了诗句中的感伤色彩。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切而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也是对人生易逝、岁月匆匆的一种无奈之叹。

收录诗词(3)

王丽真(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事迹不详。有《字字双》词

相关古诗词

与曾季衡冥会诗(其二)季衡酬别

莎草青青雁欲归,玉腮珠泪洒临岐。

云鬟飘去香风尽,愁见莺啼红树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字字双

床头锦衾斑复斑,架上朱衣殷复殷。

空庭明月闲复闲,夜长路远山复山。

形式: 词牌: 字字双

五言晚汎灵溪之作

溪水晚澄鲜,虚无含万象。

窥临时见底,胜异如在掌。

鱼□□起伏,灵□犹影响。

心误出人寰,神清资偃仰。

掉舟□□□,聊复惬新赏。

香风袭蕙兰,秋日浮清朗。

如何得真趣,更此缨时网。

坐啸人事闲,悠然思独往。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立春后作

东君珂佩响珊珊,青驭多时下九关。

方信玉霄千万里,春风犹未到人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