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题吴冰仙画

水绡一剪,露朵烟丝俱活现。

谁傍花阴,倒卧收香共命禽。

仙娥如画,素影亭亭招不下。

再世齐奴,消得珍珠十斛无。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鉴赏

此诗由清代诗人顾贞观所作,题为《减字木兰花·题吴冰仙画》。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花、鸟之间的和谐共生之景。

首句“水绡一剪”,以“水绡”比喻清澈的水面,仿佛被轻轻剪裁过一般,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的纯净与宁静。接着,“露朵烟丝俱活现”,露珠与轻烟交织在一起,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这种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得画面更加鲜活,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面、露珠轻颤的清新气息。

“谁傍花阴,倒卧收香共命禽。”这一句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了画面中的另一重要元素——花和鸟。花阴下,有人或动物倒卧其间,与花香共舞,与鸟儿共享这宁静而美好的时光。这里的“收香”不仅指收集香气,更蕴含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享受,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接下来,“仙娥如画,素影亭亭招不下。”“仙娥”比喻画中女子,其形象如同画中仙子般美丽动人,素雅的身姿在画中亭亭玉立,吸引着人们的目光难以移开。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画中人物以生命,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再世齐奴,消得珍珠十斛无。”“再世齐奴”可能是指画中的人物或场景,其魅力之大,以至于让人愿意付出十斛珍珠这样的珍宝来换取。这句话表达了对画作之美的高度赞赏,同时也暗示了画作具有超越物质价值的精神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画家吴冰仙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诗人顾贞观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246)

顾贞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华文,、华峰,亦作华封。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 字:远平
  • 号:梁汾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637-1714

相关古诗词

愁倚栏令.昌平道中

云幂幂,水溅溅,草如烟。行近十三陵下路,敢挥鞭。

细柳新蒲乍绿,玉鱼金碗依然。

一骑捧香寒食日,忆当年。

形式: 押[先]韵

风流子.辛亥春月告归,得请,途次寄阎百诗,自此不复梦入春明矣

十年才一觉,东华梦、依旧五云高。

忆雉尾春移,催吟芍药,魑头晚直,待赐樱桃。

天颜近,帐前兮玉弝,鞍侧委珠袍。

罢猎归来,远山当镜,承恩捧出,叠雪挥毫。

宋家墙东畔,窥闲丽,枉自暮暮朝朝。

身逐宫沟片叶,已怯波涛。

况爱闲多病,乡心易逐,阻风中酒,浪迹难招。

判共美人香草,零落江皋。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醉春风.临洺客舍

禁漏莲花碎,玉堂清似水。而今荒店听鸡鸣,醉。醉。

醉。月淡藜床,烟低土锉,一番憔悴。

向壁馀灯穗,照人孤影背。不如梦也不逢欢,睡。睡。

睡。争忍寒更,教他湿尽,冷红残翠。

形式: 词牌: 醉春风

清平乐.薄暮上怀柔城,望红螺山一带旧边墙也

烟光上了。天淡孤鸿小。一派角声听渐杳。

吹冷西风残照。平安火映谯楼。旌旗半卷城头。

写入屏山几曲,乡心历乱边愁。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