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薄暮上怀柔城,望红螺山一带旧边墙也

烟光上了。天淡孤鸿小。一派角声听渐杳。

吹冷西风残照。平安火映谯楼。旌旗半卷城头。

写入屏山几曲,乡心历乱边愁。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这首《清平乐》描绘了薄暮时分,作者登上怀柔城,远眺红螺山一带旧边墙所见之景,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首句“烟光上了”描绘出傍晚时分,烟雾逐渐升起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接着“天淡孤鸿小”,通过一只孤独的大雁在淡天中显得格外渺小,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渺小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感。

“一派角声听渐杳”一句,角声是指古代军队中用于传递命令的号角声,随着夜幕的降临,这声音渐渐消失在远方,象征着战争的结束或是远离,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吹冷西风残照”则直接描绘了晚风的寒冷和夕阳的余晖,这两者共同构成了凄凉而又壮美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平安火映谯楼”中的“平安火”指的是古代城楼上用来报平安的信号火,这里不仅体现了军事防御的细节,也寄托了作者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家乡的思念。

“旌旗半卷城头”描绘了城头上半卷的旗帜,既展现了军营的景象,也暗示了战争的结束或即将结束,同时预示着新的开始。

“写入屏山几曲,乡心历乱边愁”则是全词的情感高潮,通过将眼前的景色与内心的感受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乡心),又有对边疆生活的忧虑和感慨(边愁)。这里的“屏山几曲”形象地描绘了山峦连绵起伏的景象,与作者的心绪相呼应,使得整首词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这首《清平乐》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246)

顾贞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华文,、华峰,亦作华封。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 字:远平
  • 号:梁汾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637-1714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湖楼宴罢,和夏卤均韵

桦烟一抹轻绡护。脂香暗觉杯行互。狂捉缕金鞋。

问郎真醉耶。银筝连夜雪。柱冷湘弦折。

红豆数来多。曲终人奈何。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和吴园次

炉边促席围银蜡。兰舟准待明朝发。坐到五更钟。

忽然归思慵。六幺催未歇。故故飞觞急。

休却眼前杯。玉人容易来。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郴江晓发

行云翠湿寒难晓。水仙夜上芙蓉老。山枕酒醒时。

雁回人未知。客城那得住。打鼓开船去。

去逐鲤鱼风。归期尺素中。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榕城客舍啖荔枝

果然仙品如图谱。晶莹尚湿枫亭露。映彻玉壶冰。

守宫纱一层。碧桃争比得。鹤顶真珠液。

好在宋家香。刚逢十八娘。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