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俭约身为率,忧勤寿岂延。
钟残长乐夜,日断泰陵烟。
归驭应奔月,馀勋赖补天。
伤心南渡日,一棹赣江船。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刘子翚创作的挽歌,用于悼念逝者。全诗围绕“俭约身为率,忧勤寿岂延”展开,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悲痛之情。
首句“俭约身为率,忧勤寿岂延”,意思是说生活简朴、节俭的身体就像一把尺子一样被时间无情地丈量,而劳碌奔波的日子又怎能长久呢?这里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易逝和辛苦无果的感慨。
接着“钟残长乐夜,日断泰陵烟”,意指夜深人静时分,古钟的声音渐渐消散,而曾经欢乐场景如今只剩下断续的钟声;白昼中,太阳照耀着泰陵(可能指某位皇帝或尊者的陵墓),但连日光也被烟雾所遮蔽。这里通过对夜晚和白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情感。
“归驭应奔月,馀勋赖补天”一句,则是说马车回转似乎在追逐着奔跑的月亮,而那些未完成的事情只能依靠梦想去弥补天空的缺陷。这里诗人借用夜行和补天的意象,表达了对逝者遗愿难以实现的无奈与哀伤。
最后,“伤心南渡日,一棹赣江船”则描绘了一种悲戚的情景:在伤感中渡过的日子里,只有一只破旧的独木舟漂浮在波涛汹涌的大江之上。这一幕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
总体而言,这首挽歌通过对逝者生活状态、时光易逝以及遗愿未了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深切的哀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不详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谥易徽名正,恩加戚属优。
素心潜道妙,盛化秉坤柔。
握玺终存汉,为梁实配周。
愿书班马纪,万古播芳猷。
三朝钦母训,四海被仁风。
仓卒垂帘政,艰难取日功。
仙游暌懿范,孝慕惨皇衷。
寝隧休华饰,灵輀必返嵩。
晚天冥漠霰初飞,皓皓山颜复水湄。
莫遣瑶林生染污,却忧云路隐巇危。
寒侵夜褐樽前觉,春入晴檐枕上知。
忆得梁园探花早,十年泪眼看旌旗。
书生赋分合穷愁,官与休辰不肯休。
清晓犯寒开省户,谁家见雪似瀛洲。
烂银宫阙云端见,素柰园林月下游。
说与南湖张秘阁,速来同直道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