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赋玉簪

秋萧索。灯火新凉帘幕。翠被不禁临晓薄。

南楼闻画角。想见玉壶冰萼。一夜西风开却。

梦觉乌啼残月落。幽香无处著。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翻译

秋天的景色显得凄清冷落,新点燃的灯火带来一丝凉意,窗帘轻轻放下。
在南楼听到远处的号角声,想象着如冰晶般洁白的花朵在寒夜中绽放。
从梦中醒来,乌鸦啼叫,残月已落下,夜晚的香气似乎无处安放。

注释

秋:秋天。
萧索:凄清冷落。
灯火:灯火。
新凉:新点燃的,带来凉意。
帘幕:窗帘。
南楼:南方的楼阁。
画角:古代军中的乐器,这里指号角声。
玉壶冰萼:比喻纯洁或高洁的人或事物。
梦觉:从梦中醒来。
乌啼:乌鸦的叫声。
残月:即将消失的月亮。
幽香:淡淡的香气。
著:安放,这里指散发。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以"秋萧索"起笔,渲染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灯火新凉帘幕",通过夜晚的灯火和微凉的帘幕,暗示了主人公独处室内,感受到季节更替带来的寒意。"翠被不禁临晓薄",进一步描绘主人公在黎明时分难以抵挡秋意,被子显得单薄,透露出一丝孤独与无奈。

"南楼闻画角",通过远处传来的号角声,增添了空间的辽阔感,也暗示了时光流逝和军旅的气息。"想见玉壶冰萼",诗人想象远方的玉壶(可能象征高洁或远方的爱人)如冰晶般洁白,寄托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一夜西风开却",西风带来了变化,不仅吹散了夜晚的凉意,也可能吹动了诗人的心绪。"梦觉乌啼残月落",梦醒后听到乌鸦的啼叫和月落的声响,更显孤独与凄凉。"幽香无处著",最后以幽香无处安放,表达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情感无法寄托的落寞。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又有对远方的思念和内心的孤寂。王庭筠的词风深情而内敛,这首《谒金门·赋玉簪》正是其风格的体现。

收录诗词(57)

王庭筠(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黄华老子,别号雪溪。金代辽东人(今营口熊岳),米芾之甥。庭筠文名早著,金大定十六年(1176)进士,历官州县,仕至翰林修撰。文词渊雅,字画精美,《中州雅府》收其词作十六首,以幽峭绵渺见长

  • 字:子端
  • 号:黄华山主
  • 籍贯:黄华老
  • 生卒年:1151~1202

相关古诗词

过沙沟店

高柳长涂送客吟,暗惊时序变鸣禽。

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时抵万金。

远岭抱枝围野色,行云随马弄轻阴。

摇鞭喜入肥城界,桑柘阴浓麦浪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卜算子

一抹截头云,叆叇从龙发。

尾足连卷见半空,霁色翻苍鬣。

举手欲攀鳞,散我麒麟发。

天外雄风秘化机,吹落苍烟峡。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三奠子

壮河山表里,百二喉襟。形胜地,古犹今。

风云全晋在,草木故都深。淡长空,孤鸟没,总消沉。

东山高卧,梁甫长吟。人未老,鬓毛侵。

平生多古意,落日更登临。倚危阑,穷远目,恐伤心。

形式: 词牌: 三奠子

三奠子

湛新秋风露,暧暧微霄。梧叶下,桂香飘。

鹊翻银汉水,人渡玉兰桥。欢能几,虹影断,渚宫遥。

人闲多巧,天上无憀。今古恨,苦相撩。

果瓜丝曲缀,儿女思空饶。层轩晚,香露湿,可怜宵。

形式: 词牌: 三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