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奠子

壮河山表里,百二喉襟。形胜地,古犹今。

风云全晋在,草木故都深。淡长空,孤鸟没,总消沉。

东山高卧,梁甫长吟。人未老,鬓毛侵。

平生多古意,落日更登临。倚危阑,穷远目,恐伤心。

形式: 词牌: 三奠子

鉴赏

这首元代王恽的《三奠子》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沉郁的江山景象。开篇"壮河山表里,百二喉襟",展现出壮阔的山河形势,仿佛是国家的咽喉要道。接着,"形胜地,古犹今"强调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历史的延续性。

"风云全晋在,草木故都深",通过自然景象寓言晋代的兴衰,风云变幻象征着历史的沧桑,草木葱郁则暗示着昔日都城的繁华。"淡长空,孤鸟没,总消沉",天空辽阔,孤鸟消失,营造出一种寂寥与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东山高卧,梁甫长吟",借典故表达诗人隐逸或怀才不遇的心情,"人未老,鬓毛侵"则揭示了岁月无情,个人青春不再的无奈。"平生多古意,落日更登临",诗人一生怀揣古道热肠,夕阳西下时分,他独自登高望远,情绪更为深沉。

最后,"倚危阑,穷远目,恐伤心",诗人倚靠栏杆,目光所及之处皆是远方,这情景让他不禁心生悲凉,担心自己会因感伤而心碎。整首词以景抒情,情感深沉,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56)

王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 字:仲谋
  • 号:秋涧
  • 籍贯: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
  • 生卒年:yùn)(1227—1304年7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三奠子

湛新秋风露,暧暧微霄。梧叶下,桂香飘。

鹊翻银汉水,人渡玉兰桥。欢能几,虹影断,渚宫遥。

人闲多巧,天上无憀。今古恨,苦相撩。

果瓜丝曲缀,儿女思空饶。层轩晚,香露湿,可怜宵。

形式: 词牌: 三奠子

三奠子

怅神光奕奕,天上良宵。花露湿,翠钗翘。

风回鸾扇影,愁满紫云轺。恨相望,虽一水,隔三桥。

朱弦寂寂,心思迢迢。人未老,鬓先雕。

翻腾惊世故,机巧到鲛绡。凉夜永,箫声咽,篆烟飘。

形式: 词牌: 三奠子

三奠子

隔盈盈一水,欢会今宵。梧叶上,雨萧萧。

星沉开帐烛,云黯渡河桥。渚宫深,离思苦,两无憀。

金针缕细,彩舫花娇。儿女辈,漫情饶。

巧来心愈拙,弦促韵难调。西楼月,银汉影,碧天遥。

形式: 词牌: 三奠子

三奠子.都城七夕

渺新秋节物,客思天涯。岩桂重,碧云赊。

烟华萦紫禁,心事梦长沙。青铜里,人未老,鬓先华。

钩帘望月,得巧谁家。儿女辈,语空哗。

露翻梧叶重,河映绮楼斜。倾云液,歌金缕,岸乌纱。

形式: 词牌: 三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