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陈一斋

谢公文物郡,山川如错绣。

转眼成萧瑟,富览宁复有。

自我识君子,再挹中屿秀。

卓荦妙言语,经术更兼茂。

早岁六典书,嘐嘐发孤咮。

春官失分寸,苦不入吾彀。

天意将有待,本郡烦客授。

乡人弟子行,月旦师友旧。

朝随贡篚入,莫处儒席右。

固知致远业,当时无近售。

多士皆景附,三道共辐辏。

而我初何心,高下随所就。

澹然守吾一,拥书坐清昼。

交帚谢俗物,冰雪凛怀袖。

独于吾辈人,倒屐惟恐后。

谁云一缝掖,不如雁门守。

好贤笃缁衣,同心蔼兰臭。

况乃诸老翁,夜艾耿残宿。

殷勤见尊礼,能使风俗厚。

颇怜世议隘,或用儒为诟。

元气须爱护,大体必争救。

诵言百僚上,大作万间覆。

君当自此升,儒蕴获尽究。

是为斯文福,岂弟神明祐。

平生闻人善,喜气如饙馏。

作诗继鲁頖,千岁俾眉寿。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赠陈一斋》由南宋末至元初诗人牟巘所作,描绘了对陈一斋的赞美与敬仰之情。全诗以谢公(指东晋名相谢安)的文物郡为引子,描绘了陈一斋所在之地山川之美,以及其学问之深广。

首句“谢公文物郡,山川如错绣”,以谢安的治绩和所在之地的美景开篇,暗示陈一斋所处环境的雅致与文人气质的契合。接着“转眼成萧瑟,富览宁复有”两句,通过时间的流转,表达了对陈一斋学问之深厚与不可复制的感慨。

“自我识君子,再挹中屿秀。卓荦妙言语,经术更兼茂。”四句直接赞美陈一斋的才华横溢,不仅在言语上独具匠心,而且在经学与学术上均有深厚的造诣。

“早岁六典书,嘐嘐发孤咮。春官失分寸,苦不入吾彀。”描述了陈一斋年轻时即已显露才华,但因某些原因未能完全施展,表达了对其才情未尽展的惋惜。

“天意将有待,本郡烦客授。乡人弟子行,月旦师友旧。”指出陈一斋后来在本郡担任教授,培养了一大批弟子,体现了其在教育领域的贡献。

“固知致远业,当时无近售。多士皆景附,三道共辐辏。”赞扬陈一斋的学问深邃,吸引众多学者追随,形成了学术交流的盛况。

“而我初何心,高下随所就。澹然守吾一,拥书坐清昼。”表明诗人自己虽与陈一斋交往,但并未追求名利,而是淡泊自守,专注于学问。

“交帚谢俗物,冰雪凛怀袖。独于吾辈人,倒屐惟恐后。”进一步强调了陈一斋与诗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彼此学问的尊重。

“谁云一缝掖,不如雁门守。好贤笃缁衣,同心蔼兰臭。”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陈一斋品格的推崇,认为他比那些只追求物质地位的人更加高尚。

“况乃诸老翁,夜艾耿残宿。殷勤见尊礼,能使风俗厚。”指出陈一斋不仅在学术上有建树,在道德风尚上也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颇怜世议隘,或用儒为诟。元气须爱护,大体必争救。”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担忧,呼吁保护和弘扬儒家文化。

“诵言百僚上,大作万间覆。君当自此升,儒蕴获尽究。”预示陈一斋未来在学术上的成就,以及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是为斯文福,岂弟神明祐。平生闻人善,喜气如饙馏。”总结陈一斋对社会的贡献,以及诗人对他的敬佩之情。

“作诗继鲁頖,千岁俾眉寿。”最后表达了希望陈一斋能够像古代圣贤一样,留下千古美名,长寿安康。

整首诗通过对陈一斋个人品质、学术成就及社会影响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文化的热爱。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送王仲明长明道

君本邺中士,行向建业去。

故都多感慨,尽在登临处。

乃心所师仰,当年上元簿。

闭门玩微言,春风会归趣。

形式: 古风

和马侯游何山

自还吴兴居,头童而齿豁。

信意时出教,所览深以廓。

何山在何许,细路穿木末。

跻攀不惮劳,历历见郛郭。

晴岚堆紫翠,正在吾屋角。

世事苦坌并,我但专一壑。

嗟彼竞利者,为计自各各。

缅怀安定公,雅合居台阁。

平生惟自道,未有轻造脚。

朅从海陵来,姑苏亦暂泊。

湖学得公重,学子有攸托。

南园庆历间,六老曾会酌。

当年马太守,高谊谁能若。

直卿为之记,文字诚磊落。

厥今同姓侯,胸次有活著。

长篇俄写就,传写腕欲脱。

昨闻上湖坟,寒色正错莫。

樵木不为禁,宰树叹濯濯。

新祠已卜龟,华表伫立鹤。

神游倘来下,旷达离尘缚。

形式: 古风

送吕锡入闽省觐

吾友邓善之,从游多佳士。

其间最妙龄,英英有吕子。

虚中风寒处,子独钟秀美。

忆昨初过我,丰度如冰峙。

不肯逐利名,惟耽玩文史。

闭门肆探讨,往往穷日晷。

刻意逗幽深,飞辨摘讹记。

我欲浚其源,融液会众理。

何事遽索去,明发事行李。

八咏须恣游,三山亦甚邃。

人生著綵衣,侍官真乐只。

行当拜家庆,亲颜为渠喜。

非复旧阿蒙,有子能如此。

便可置膝下,家室勿轻视。

形式: 古风

聚星堂

建武重名节,狂奴态犹故。

客星复何事,一夕感乾度。

风声激末造,骈首死党锢。

而五百里内,乃有贤人聚。

行行望德星,高阳里中去。

德隆则星晷,时网不足与。

元气之所全,政在簪盍处。

乃知忠贤类,天每下其顾。

二老甘隐沦,四海起尊慕。

有如子孙行,已是廊庙具。

深期任世道,相期扶国步。

皇路方险岩,倾辀当急赴。

赤手徒捧块,讵障奔流怒。

濡迹本救时,其忍诿诸数。

事盖有至难,竟乖天所付。

汝南榜堂皇,考亭绘缣素。

室有聚星事,四远竞传布。

老眼苦昏暗,见画如隔雾。

卷还坐太息,冰炭扰百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