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法华寺吊李茂春

泪洒煤山总未乾,孤臣无计挽回澜。

奔来鲲岛心尤痛,小筑茅亭膝易安。

日诵佛经空色相,时怀君父沥忠肝。

城南古寺停骖问,感慨沧桑改旧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过法华寺吊李茂春》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徐杰夫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李茂春的深切缅怀与悼念之情。

首联“泪洒煤山总未乾,孤臣无计挽回澜”描绘了诗人对李茂春的哀悼之情,仿佛其泪水从未干涸,表达了对李茂春忠诚不渝、孤身奋斗的敬仰与惋惜。煤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艰难困苦的境地,而“孤臣”则强调了李茂春在政治斗争中的孤立无援。

颔联“奔来鲲岛心尤痛,小筑茅亭膝易安”进一步展示了李茂春的处境和情感状态。鲲岛可能隐喻为远离尘嚣、寻求心灵慰藉的地方,而“小筑茅亭”则是他心灵得以暂时安宁的象征。然而,“心尤痛”表明即使在这样的避世之地,他的内心仍然充满了痛苦与遗憾。

颈联“日诵佛经空色相,时怀君父沥忠肝”揭示了李茂春在精神上的追求与寄托。通过每日诵读佛经,他试图超越世俗的束缚,寻找内心的平静;同时,他对君父的忠诚之心始终如一,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尾联“城南古寺停骖问,感慨沧桑改旧观”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在城南的古寺前,诗人停下马车,询问历史的变迁,感叹世事沧桑,旧貌已非。这不仅是对李茂春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整个时代变化的深刻洞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李茂春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品质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变迁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4)

徐杰夫(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衙斋秋兴

秋半犹炎热,中庭草木香。

片云天浅碧,疏叶橘轻黄。

不厌虫鸣急,还贪竹影凉。

人閒公事少,无睡夜初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吴凤庙重修落成

跃马横刀意气雄,满腔热血破蛮风。

精诚格厉神威在,从此重新庙貌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舟中有感

东都此去路漫漫,回首离情泪不乾。

寞寂孤舟难写恨,家乡窃喜望中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东宁十咏

天险悠悠海上山,东南半壁倚台湾。

敬宣帝泽安群岛,愧乏边才控百蛮。

瘴雾扫开新气宇,风沙吹改旧容颜。

敢辞远迹烟波外,博望曾经万里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