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舟中有感》由清代诗人翁煌南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诗人远离家乡、身处异乡时的复杂心情。
首句“东都此去路漫漫”,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离开东都(此处可能指代某地或某种象征意义的地点)前往远方的旅程,路途遥远而漫长,预示着即将面对的孤独与挑战。这一句以“路漫漫”三个字,简洁有力地勾勒出旅途的艰辛与未知,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次句“回首离情泪不乾”,紧随其后,诗人回望过去,心中充满了对故乡、亲人的不舍之情。泪水无法止住,形象地表达了离别之痛,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所带来的焦虑与忧伤。这一句通过“泪不乾”这一细节,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深深的离愁别绪。
第三句“寞寂孤舟难写恨”,转而描写诗人独自一人乘坐小船在水面上漂泊的情景。在这片寂寞的水域上,诗人内心的痛苦与遗憾难以言表,只能默默承受。孤舟与寂寞相互映衬,不仅凸显了诗人孤独无助的状态,也暗示了他内心深处的无奈与挣扎。
最后一句“家乡窃喜望中看”,在看似矛盾的表述中,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渴望。虽然身在异乡,但心中却怀揣着对家乡的憧憬与喜悦,这种情感的反差,既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厚意,也流露出一种在艰难时刻仍能保持希望与乐观的精神面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诗人远离家乡、身处异乡时的复杂心情,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与希望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