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谒孝陵

再陟神坰下,还经禁岭隈。

精灵终浩荡,王气自崔嵬。突兀明楼峙,呀庨御?开。

彤云浮苑起,碧巘到宫回。

鼎叶周家卜,符占汉代灾。

苍松长化石,黑土乍成灰。

城阙春生草,江山夜起雷。

兴王龙虎地,命世鄂申才。

瞻拜魂犹惕,低佪思转哀。

上陵馀旧曲,何日许追陪。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鉴赏

此诗《再谒孝陵》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诗中描绘了再次登临孝陵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感慨。

首联“再陟神坰下,还经禁岭隈”,诗人再次攀登至神冈之下,又经过了禁岭的边缘,点明了地点与行程。颔联“精灵终浩荡,王气自崔嵬”则表达了对孝陵内神秘力量和帝王之气的敬畏之情。“突兀明楼峙,呀庨御?开”描绘了孝陵建筑的雄伟壮观,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庄严。

颈联“彤云浮苑起,碧巘到宫回”以云彩和山峦的动态,展现了孝陵周围环境的壮丽景色。“鼎叶周家卜,符占汉代灾”借古代帝王祭祀的仪式,暗示了孝陵作为皇家陵寝的历史地位与深远影响。“苍松长化石,黑土乍成灰”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更迭。

尾联“城阙春生草,江山夜起雷”描绘了孝陵周边生机勃勃的春景与夜晚雷鸣的壮阔景象,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力量。“兴王龙虎地,命世鄂申才”赞美了孝陵所在之地的风水宝地,以及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才能。“瞻拜魂犹惕,低佪思转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哀思,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深沉思考。“上陵馀旧曲,何日许追陪”则寄托了诗人希望未来能够再次与先贤共游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恭谒高皇帝御容在灵谷寺

肃步投禅寺,焚香展御容。

人间垂法象,天宇出真龙。

隆准符高帝,虬髯轶太宗。

扫除开八表,荡涤剪群凶。

大化乘陶冶,元功赖发踪。

本支书胙德,臣辟记勋庸。

遗像荒山守,尘函古刹供。

神灵千载后,运会百年重。

痛迫西周灭,愁深朔漠烽。

万方多蹙蹙,薄海日喁喁。

臣籍东吴产,皇恩累叶封。

天颜仍左顾,国难一趋从。

飘泊心情苦,来瞻拜跪恭。

异时司隶在,可许下臣逢。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监纪示游粤诗

知君前自广州来,泷水孤云万壑哀。

两路攻虔皆不下,一军守岭竟空回。

同时金李多骁将,遗事江山只战台。

独有临风憔悴客,新诗吟罢更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赠邬处士继思

市中问韩康,药肆在何许。

床头本草书,门外长桑侣。

每吟诗一篇,泠然在云天。

筇穿北固雪,艇迷京口烟。

六代江山好,愁来恣搜讨。

兰荪本独芳,姜桂从今老。

去去复栖栖,河东王伯齐。

年年寻杜甫,一过浣花溪。

形式: 古风

昔有

昔有楚项羽,宰割封侯王。

徙帝都上游,杀之于南方。

大权既分裂,海内争雄彊。

何况咫尺间,嬴秦尚未亡。

时会互反覆,壮盛岂有常。

感事再三叹,令我一徬徨。

魏政昔浊乱,兵甲兴尔朱。

唐臣多险浮,全忠肆诛屠。

贪夫分自当,不用重哀吁。

河阴与白马,千载同一途。

奈此国命何,大势常与俱。

天意未可窥,或为真人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