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柳国博

行止恂恂众所褒,东南佳誉映时髦。

洞无畦畛心常坦,凛若冰霜节最高。

朱绂少留居客左,白头难敌是诗豪。

须知别后山城守,怅望归艎送目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举止谦恭受众人赞扬,东南地区的美名照耀着时尚。
内心坦荡如无田界划分,品性如冰霜般高洁出众。
红色官服暂且留在客人身边,白发人难以抵挡诗才横溢。
要知道分别后我将守卫山城,惆怅地望着归航的船只,目光疲惫。

注释

行止:举止。
恂恂:谦恭的样子。
众所褒:众人赞扬。
东南佳誉:东南地区的美名。
映时髦:照耀着时尚。
洞无畦畛:内心坦荡无拘无束。
心常坦:内心常保持坦然。
凛若冰霜:品性如冰霜般冷峻。
节最高:节操最高尚。
朱绂:红色官服。
少留:暂时留下。
居客左:在客人身边。
白头:白发人。
诗豪:诗才横溢的人。
别后:分别之后。
山城守:山城的守卫者。
怅望:惆怅地望着。
归艎:归航的船只。
送目劳:目光疲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作品《酬柳国博》,主要赞扬了柳国博的品行和才华。首句"行止恂恂众所褒"描绘了他举止谦恭,深受众人赞誉;"东南佳誉映时髦"则强调他在东南地区的良好声誉和时代影响力。接着,诗人赞美他的心地坦荡,如同洞无畦畛,品性高洁如冰霜。"朱绂少留居客左"暗示他虽身居高位,但待人亲切,不以权势自傲;"白头难敌是诗豪"则高度评价他的诗歌才华,即使年事已高,依然诗才横溢。最后,诗人想象自己在别后怀念柳国博,每当眺望远方,都会因思念而深情凝望,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离别的惆怅。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对友人的敬佩与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酬强几圣

俯仰林泉绕舍清,经年闲卧济南城。

山田雨足心无事,水榭华开眼更明。

新霁烟云飞观出,晚凉歌吹画桥横。

寄声裴令樽前客,只欠高谈一座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穷谷结时雷已动,荒台看处雪犹埋。

崩腾沙雳乘风下,宛转珠玑压雨来。

已激山声如骇浪,更回天色似寒灰。

何繇得见晴辉上,愁放昏昏睡眼开。

形式: 七言律诗

靖安县幽谷亭

横江舍轻楫,对面见青山。

行尽车马尘,豁见水石寰。

地气方以洁,崖声落潺潺。

虽为千家县,正在清华间。

风烟凛人心,世虑自可删。

况无讼诉嚣,得有觞咏闲。

常疑此中吏,白首岂思还。

人情贵公卿,烨烨就玉班。

光华虽一时,忧悸或满颜。

鸡鸣已争驰,骅骝振镳镮。

岂如此中吏,日高未开关。

一不谨所守,名声别妖奸。

岂如此中吏,一官老无瘝。

愔愔谟谟消,汩汩气象孱。

岂如此中吏,明心慑强顽。

况云此中居,一亭众峰环。

崖声梦犹闻,谷秀坐可攀。

倚天巉岩姿,青苍云斑斓。

对之精神恬,可谢世网艰。

人生慕虚荣,敛收意常悭。

诚思此忧愉,自应喜榛菅。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游麻姑山九首(其六)碧莲池

神仙恍惚不可明,空有池莲变红碧。

清香冷落秋风前,似被麻姑妒颜色。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