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年何事不悲秋,今日天涯愁复愁。
故国老槐空寂寂,半天归雁自悠悠。
故知庾信多清泪,何事陶潜亦白头。
前日家人带楸叶,求身强健更何求。
这首宋朝诗人晁说之所作的《秋》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长年何事不悲秋”,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到来的普遍感受,暗示了常年积累的忧思。接着,“今日天涯愁复愁”进一步揭示了诗人此刻身处异乡,内心充满无尽的忧虑。
“故国老槐空寂寂,半天归雁自悠悠”两句,通过描绘故乡的老槐树和南飞的大雁,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自己漂泊在外的孤独。老槐象征着岁月的沧桑和故乡的记忆,归雁则引发了诗人对家人的牵挂和自己的羁旅生涯。
“故知庾信多清泪,何事陶潜亦白头”借用庾信和陶潜的典故,表达出诗人与他们相似的愁苦心境,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无奈。庾信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以多愁善感著称;陶潜则是东晋隐士,以田园诗闻名,这里借以抒发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最后,“前日家人带楸叶,求身强健更何求”以家人寄来的楸叶为引,表达了诗人对家人健康的期盼和对自身身体状况的自省,流露出对平凡生活的渴望和对家的深深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意象和历史人物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既有对故乡的怀念,又有对人生的哲思。
不详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为起秋风有所怀,江头秋色信多哉。
孔明何岁荆州去,乐毅即时燕国来。
今古悠悠共涕泪,江山寂寂尽尘埃。
麒麟阁上功名士,闻道其中有不才。
漠漠秋阴好,遥空见故乡。
可堪高叶病,无赖晚花香。
枕静泉声细,帘疏风影长。
肯教容易雨,吟兴动何郎。
秋来颇自适,抚此清收时。
不假绝交论,聊吟招隐诗。
山阿新橡栗,朝廷旧皋夔。
早晚罢给散,恩偕雨露垂。
又作此秋飘泊客,茫茫谁是北归人。
庭前雨过鹅群浴,池上风来萤火新。
战马不肥淮甸草,属车思辗洛阳尘。
如闻胡虏渡河去,缑月箕云待老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