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池立碑纪事

阅尽衣冠盛事图,三魁同郡古来无。

词科得隽真鸿笔,仙籍联荣总钜儒。

此日姓名辉石刻,他年步武接天衢。

浯溪更把元勋勒,藉藉休声震八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我已看过许多描绘官绅盛况的画卷,同一郡有三位杰出人物同时出现还是前所未有的。
在诗词考试中脱颖而出的真是才华横溢的文笔,他们的荣耀如同仙人般连绵不断,都是大儒学者。
今日他们的名字在石碑上熠熠生辉,未来他们的足迹将接续通往天际的道路。
在浯溪,我们铭记他们的伟大功绩,他们的声誉响彻八方。

注释

衣冠:指官员和士绅。
魁:第一,顶尖。
郡: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词科:诗词科举。
得隽:考中,出类拔萃。
鸿笔:大才子,杰出的文笔。
仙籍:比喻超凡的声誉或地位。
钜儒:大儒,学问渊博的学者。
石刻:石碑,永久记载。
步武:追随,继续。
天衢:天路,比喻显赫的地位。
浯溪:地名,在湖南,有纪念性质的溪流。
元勋:功勋卓著的人。
藉藉:形容名声显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凤池立碑的场景,表达了对其学术成就和未来荣耀的期待。首句“阅尽衣冠盛事图”展示了诗人对历代盛世文化遗产的全面了解与领悟。接着,“三魁同郡古来无”指出这位学者在文学上有着不凡的成就,甚至可以媲美传说中的三星(天府星、文昌星、奎星)。

“词科得隽真鸿笔”赞扬其在科举考试中以精湛的文笔获得成功,“仙籍联荣总钜儒”则表明这位学者不仅个人荣耀,而且家族也因他而更加显赫。诗人进一步指出,今日他的名字将被刻石传诸后世,“他年步武接天衢”预示着其未来可能会达到更高的政治地位,与古代圣贤相媲美。

最后两句“浯溪更把元勋勒,藉藉休声震八区”则描绘了立碑仪式上的壮观场景,元勋(可能指的是某种官衔或荣誉)在浯溪被隆重宣布,每个字都显得格外庄严,声音回荡,传遍四方。

整首诗通过对学者个人成就和未来发展的赞美,展现了作者许应龙对于这位学者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光辉前程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67)

许应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夫人黄氏挽诗

枢庭勇退古无前,内助端由妇德贤。

燠馆凉台供燕乐,衮衣褕翟庆联翩。

虽云生死皆同岁,犹恨徜徉未百年。

遥想铭旌摇曳处,江山草木亦凄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权郡重九韵

铃斋静暇锁棠阴,幽壑何妨窈窕寻。

咳唾珠玑辉众目,铮鏦琴瑟乐宾心。

引杯非为黄花醉,设席欣逢皂盖临。

来岁茱萸赐朝士,看君鲸吸玉壶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邹守鹿鸣宴

贤守声名重泰山,肯将曲学误儒冠。

相期素节终身履,不道青云得路难。

多士联翩阊阖去,忠言凌厉雪霜寒。

朱轓指日归枫禁,廷策烦公具眼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挽节使少保(其一)

一节忠勤绍祖风,貂蝉七叶擅华宗。

版曹羡利巍迁秩,强敌知名特敛容。

荐士半跻青琐闼,为民数奏皂囊封。

龙旂虎节今何在,纪绩还须仗蔡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