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片灵光合有神,不知镕铸更何人。
春耕破冢衣冠尽,鬼手摩天日月新。
鉴面祗知西子姣,照心难见比干真。
主人深有收藏意,当待清明不受尘。
这首诗名为《古鉴》,出自宋代诗人王令之手。诗中通过对一面古老铜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以及个人情感的寄托。
"一片灵光合有神,不知镕铸更何人。" 这两句表达了镜子的精致与古老,它仿佛有一种超自然的灵性,不知是由哪位巧匠所铸造。这里诗人通过对镜子的描写,传递了一种敬畏历史和文化的心情。
"春耕破冢衣冠尽,鬼手摩天日月新。" 这两句则是在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更新。古墓被开掘,往昔时代的遗物都不复存在,而鬼斧神工的手法却能在镜面上留下不灭的痕迹。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和自然的力量,强调了历史的沉重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鉴面祗知西子姣,照心难见比干真。" 这两句诗转向内心世界,镜子的光芒映照着内心的真实,而非外表的华丽。这里借用了古代美女西施和忠臣比干的典故,来隐喻镜子如同能够洞察人心。
"主人深有收藏意,当待清明不受尘。"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对这面古鉴的珍视,以及希望它在未来的日子里,不被世俗的尘埃所蒙蔽。这里也可理解为诗人对于自己心中所珍惜的文化和记忆的保护之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面古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与个人内心世界深刻的情感寄托,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个人情怀的佳作。
不详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豁豁虚堂巧架成,地平相与远山平。
横岩积翠檐边出,度陇浮苍瓦上生。
春入壶觞分蜀井,风回谈笑落芜城。
谢公已去人怀想,向此还留召伯名。
废苑繁华未可寻,孤城西北路嵚崟。
檐边月过峰峦顶,柱下云回草树阴。
宾客日随千骑乐,管弦风入万家深。
知公白玉堂中梦,未负当时壮观心。
尘嚣摆落到鸿冥,始见当时遁世英。
丛棘敢思丹凤至,寸筳惭叩巨钟鸣。
须知奔竞浮荣路,未若喧传不朽声。
此道固为流俗笑,苟非夫子欲谁明。
湫壁如人意,澄崖相近看。
数纹过清濑,多折造微湍。
云实锼深树,清霜落夜兰。
此情更大渺,百药竟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