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院无人雨长苔,满庭修竹间疏槐。
春愁兀兀成幽梦,又被流莺唤醒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春日景象。“小院无人雨长苔”一句,设定了一个幽静而湿润的环境,小院中因久雨而生出的苔藓覆盖着每一寸空间,没有人迹,显得格外宁静。接下来的“满庭修竹间疏槐”,则通过对庭院内竹与槐树的描写,强化了这种幽深之感。
“春愁兀兀成幽梦”一句,则转向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但诗人却沉浸在无尽的忧伤之中,这些忧伤如同迷雾一般笼罩着他的心灵,甚至连梦境都不肯放过他,让他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最后,“又被流莺唤醒来”一句,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进一步刻画。这里的“流莺”指的是燕子,它们的鸣叫似乎成为了唤醒诗人梦境的催化剂。这个意象不仅增添了诗中的生动性,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即便是浅淡的鸟鸣声,也足以打破他那脆弱的心灵平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勾勒出了一幅静美而又带有几分哀愁的画面,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幽邃的佳作。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尘埃终日满窗前,水态云容思浩然。
争得便归湘浦去,却持竿上钓鱼船。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篱东菊径深,折得自孤吟。
雨中衣半湿,拥鼻自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