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大年马丞相

人生寄浮云,世味如嚼蜡。

宁分螬半食,肯逐乌三匝。

纷纷相彼我,此道方噂沓。

君看王孙猿,爱恶卒难合。

吾侪异市道,所贵相知心。

临分倾意气,泣下时沾襟。

古来耿介士,不憩恶木阴。

茫茫天宇间,四顾徒悲吟。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生如同浮云般短暂,世间的事物如同咀嚼蜡烛般无味。
宁愿分得一半食物,也不愿像乌鸦那样反复追寻。
人们互相争夺,这种风气纷乱嘈杂。
你看那贵族公子和猿猴,他们的喜好总是难以调和。
我们与世人不同,看重的是彼此的心意相通。
在分别之际,我们倾尽情感,泪水常常打湿衣襟。
自古以来正直的人,不会栖息在邪恶之树的阴影下。
在这广阔的天地间,环顾四周只能悲伤地吟唱。

注释

浮云: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嚼蜡:形容事物无味。
螬:蝼蛄一类的昆虫。
乌三匝:乌鸦绕圈寻找食物。
王孙猿:贵族公子和猿猴的比喻,可能指两类人。
所贵:看重,珍贵。
耿介:正直,有节操。
恶木阴:比喻邪恶之人或环境。

鉴赏

这首诗以人生与世事的感慨开篇,将人的一生比喻为浮云般短暂和无常,世间的事物如同咀嚼蜡烛般缺乏滋味。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宁愿过简朴生活也不愿随波逐流。他观察到人们互相攀比,人际关系复杂,而像王孙猿那样,即使亲近也难以完全契合。

接着,诗人强调了真正的价值在于知己相交,而非物质利益。在分别之际,他们坦诚相对,情感真挚,但想到即将分离,不禁泪湿衣襟。诗人以古代正直之士为榜样,不愿栖身于污浊之地,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坚守。最后,诗人感叹自己在茫茫人海中孤独悲吟,体现出一种无奈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对友情的珍视。胡如埙作为宋代文人,其诗作往往富有哲思,这首《答大年马丞相》便是其中一例。

收录诗词(5)

胡如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吴尚书

豫让能报国,程婴能保孤。

虽复千万年,名与日月俱。

即今天壤间,斯人焉可无。

临风每遐想,泫然重嗟吁。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一百八景蟠绕,三十六峰回环。

形式: 押[删]韵

殊圣寺

不是等闲到,须知会合稀。

水行清骨发,云卧冷裳衣。

桐挂秋阴薄,松寒露气肥。

共吟有佳致,何苦只言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句(其三)

楼台旧地牛羊满,宫殿遗基禾黍平。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