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猎犬谙斜路,宫嫔识认旗。
马前双兔起,宣尔羽林儿。
这段诗描绘了一场皇家狩猎的盛况,通过对猎犬、宫嫔、兔子和羽林儿的细腻描述,展现了当时贵族生活的奢华与繁复。
首句“猎犬谙斜路”中,“猎犬”指的是狩猎时用的猎犬,而“谙斜路”则形容这些猎犬在林间小道上敏捷地穿行,显示出它们的灵敏和训练有素。
接着是“宫嫔识认旗”,这里的“宫嫔”指的是皇室女性成员,她们能够辨识狩猎时用的各种旗帜。这种描写不仅反映了宫廷女子的教养,还暗示着她们对于狩猎活动的熟悉和参与。
第三句“马前双兔起”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马匹之前,两只兔子突然跳跃而出,这不仅是对狩猎景象的刻画,也预示着狩猎即将开始或正处于激烈之中。
最后一句“宣尔羽林儿”中的“羽林儿”可能指的是狩猎时用来驱赶猎物的少年,或者是装饰用的羽毛标志。这里的“宣尔”则意味着对这些少年或羽毛标志的宣告或展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狩猎场景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古代皇家狩猎的壮观与奢侈,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生活美好事物的观察和欣赏。
不详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小镫狭鞦鞘,鞍轻妓细腰。
有时齐走马,也学唱交交。
蹀躞巴陵骏,毰毸碧野鸡。
忽闻仙乐动,赐酒玉偏提。
二月春风澹荡时,旅人虚对海棠梨。
不如寄与星郎去,想得朝回正画眉。
愁来却讶天凉早,思倦翻嫌夜漏迟。
何处山川孤馆里,向灯弯尽一双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