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韬庵年丈(其一)

旧学资开济,深心念始终。

彭年供阅世,汉鼎慭馀功。

跋涉忘衰暮,绸缪见至忠。

堂堂青史在,希遇古谁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陈韬庵年丈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诗中以“旧学资开济”开篇,赞颂了陈先生深厚的学问基础和在治国理政上的贡献。接着,“深心念始终”一句,揭示了陈先生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无论何时何地都念念不忘。诗人进一步通过“彭年供阅世”与“汉鼎慭馀功”的比喻,展现了陈先生经历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跋涉忘衰暮”描绘了陈先生即使在年老体衰之时,仍不畏艰难,继续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的精神风貌。“绸缪见至忠”则赞扬了陈先生的忠诚与奉献,即使在日常琐事中也能体现其高尚的品德和对国家的深情厚意。

最后,“堂堂青史在,希遇古谁同”两句,表达了对陈先生卓越成就的肯定,认为他的事迹将永远载入史册,且在历史上罕见其匹。整首诗通过对陈先生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历史影响,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1192)

陈曾寿(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 字:仁先
  • 号:耐寂
  • 籍贯: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
  • 生卒年:1878~1949

相关古诗词

挽陈韬庵年丈(其二)

朝露伤元祐,残阳感义熙。

白头天所相,晚节世犹持。

玄素回天愿,端明大雅诗。

丹书陈在几,望吕一凄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挽陈韬庵年丈(其三)

世换空耆旧,公希大父行。

虚衷逾敬礼,引坐愧文昌。

京国交期远,行园直日长。

从龙馀几在,回首涕浪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李邺侯

事急易受言,豁达称高皇。

承平骨肉际,何益百子房。

愁哉李邺侯,宠荣无比方。

联辔复对榻,莫救建宁王。

苦诵台瓜词,中夜起彷徨。

华茵伏缄毡,刻骨神惨伤。

隐忍复隐忍,众情安可量。

进退有大节,龙蛇寓行藏。

一朝决然去,冥鸿天际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邯郸道

汉文车驾新丰回,慎夫人从同辇陪。

眼中忽见邯郸道,当年迎立自此来。

同来时迁复同过,感新念旧伤心怀。

死生离别谁遣此,长歌倚瑟声悲哀。

人生富贵事傥忽,恐惧安乐殊乖谐。

文叔鹰鹯起帷帟,勤求故剑良难哉。

古往今来邯郸道,梦中扰扰千车雷。

谁能同来复同过,可念雾露深云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