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韬庵年丈(其三)

世换空耆旧,公希大父行。

虚衷逾敬礼,引坐愧文昌。

京国交期远,行园直日长。

从龙馀几在,回首涕浪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去长辈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首句“世换空耆旧”点明了时代变迁,老一辈人物逐渐离去的现实,流露出一种历史沧桑感。接着“公希大父行”则赞扬了逝者陈韬庵先生,将他与先辈相提并论,体现了对其人格与成就的高度肯定。

“虚衷逾敬礼,引坐愧文昌”,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对陈先生的尊敬之情超越了常规的礼仪,甚至感到自己配不上他的文采与德行,表达出对逝者的无限敬意和自谦之心。

“京国交期远,行园直日长”,这里通过空间与时间的对比,表达了作者与陈先生相聚之难,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同时,“行园直日长”也暗示了陈先生在世时的辛勤工作与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最后,“从龙馀几在,回首涕浪浪”两句,以“从龙”比喻追随先贤,表达了对陈先生精神遗产的继承与传承。而“回首涕浪浪”则直接抒发了作者面对陈先生离世时的悲伤与不舍之情,泪如泉涌,难以自制。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其生前贡献的颂扬,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高尚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1192)

陈曾寿(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 字:仁先
  • 号:耐寂
  • 籍贯: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
  • 生卒年:1878~1949

相关古诗词

李邺侯

事急易受言,豁达称高皇。

承平骨肉际,何益百子房。

愁哉李邺侯,宠荣无比方。

联辔复对榻,莫救建宁王。

苦诵台瓜词,中夜起彷徨。

华茵伏缄毡,刻骨神惨伤。

隐忍复隐忍,众情安可量。

进退有大节,龙蛇寓行藏。

一朝决然去,冥鸿天际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邯郸道

汉文车驾新丰回,慎夫人从同辇陪。

眼中忽见邯郸道,当年迎立自此来。

同来时迁复同过,感新念旧伤心怀。

死生离别谁遣此,长歌倚瑟声悲哀。

人生富贵事傥忽,恐惧安乐殊乖谐。

文叔鹰鹯起帷帟,勤求故剑良难哉。

古往今来邯郸道,梦中扰扰千车雷。

谁能同来复同过,可念雾露深云台。

形式: 古风

甲戌除夕

云净风微自悄寒,焚香无语对椒盘。

乐非君实还成独,诗远梅翁却带酸。

早识殊途分壮罔,晚知有味说金兰。

神伤帷幄枫香好,梦想扶摇万里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心畬秋园杂卉册子(其一)

采香径里目初成,露浥霜淩各有情。

微悴未关虫蠹事,閒愁偏向玉阶生。

凄迷旧色难为写,冷冽奇芬不可名。

荪壁兰疏曾梦到,灵修遗恨苦难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