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圃五咏(其四)川芎

芎苗高一丈,细花如申椒。

不独服芎根,衣佩或采苗。

清芬袭肌骨,岁久亦不消。

所以湘浦客,洁修著高标。

我老苦多病,风寒首频摇。

愿移一百本,溉根豁烦嚣。

虽无下女遗,乾叶插盈腰。

逃泥贳旦暮,不学楚人谣。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川芎植物的赞美与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川芎的生长状态、花朵的形态以及其在人们生活中的多种用途,如服食、衣饰佩带和药用价值。诗中提到川芎的香气能够长久地萦绕在肌肤与骨骼之间,象征着其清雅之气的持久不衰。

诗人进一步将这种植物与湘浦(湖南一带)的高尚品格相联系,暗示川芎如同湘水边的君子,拥有高洁的品质。同时,诗人自述年老多病,渴望拥有川芎以祛除风寒,表达出对川芎药效的深切期待。他甚至想象自己能种植上百株川芎,用其叶子装饰腰间,以此来逃避尘世的烦恼,追求内心的宁静。

最后,诗人以“不学楚人谣”结尾,暗含对川芎独特价值的推崇,与传统的楚地歌谣形成对比,强调了川芎在个人修养与健康追求上的独特意义。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界的美好事物的欣赏,也蕴含了对精神境界提升的向往。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药圃五咏(其五)茯苓

老松踰百围,名为栋梁材。

孤根虽故在,不复萌条枚。

生意无处泄,浩浩还根荄。

结为千岁苓,肤色状琼瑰。

洗曝不遗力,药裹手自开。

羊枣出河北,胡麻来天台。

蒸以白砂蜜,盛以红瓷杯。

一朝服食尽,玉色还婴孩。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宿前湾

夕行前溪湾,翁妪招我宿。

入门灯火闹,偶此寄一足。

客囊喜清净,我倦睡颇熟。

回首失浮踪,终朝露如沐。

形式: 古风

上胡主簿愿

尹公起宣城,谓是金闺彦。

失脚簿领丛,斜飞集州县。

南陵枌榆地,妙年试雄剸。

还将旧棠阴,来作清溪掾。

近来多政学,误制好东绢。

我公有渊源,家学富经传。

四明炯清水,玉映昆山片。

以兹抚凋瘵,精神皎如练。

囷仓出毫末,德化速邮传。

到官未百日,恻恻庭闱恋。

花外想安车,戏舞斑衣缘。

推此寿斯民,童髦剧欢忭。

我亦囿陶钧,有道耻贫贱。

洗眼看政成,携上金銮殿。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问稼隐疾

日子来访我,话旧乐复乐。

中年情义深,一别辄作恶。

子我皆客居,浮萍叹流落。

伤心缩地术,倒指赏月约。

鸡黍喜有期,书久懒不作。

是时困著愚,处处熬膏镬。

而子金石躯,坐受贫鬼缚。

传闻数日来,卧病清风阁。

况子贤主人,苓朮富装橐。

子亦屡折肱,忍不急呼药。

大患缘有身,此理直糟粕。

要令文殊师,欲扣维摩诺。

人生馀几许,何事纷六凿。

殷勤今夜月,为我照寂寞。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