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即今装饰废,雕零衢路间。
姮娥与明月,相共落关山。
这首诗描绘了空镜台在繁华褪去后的荒凉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意象,展现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情感。
“即今装饰废”,开篇点出空镜台昔日的辉煌已不再,装饰废弃,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雕零衢路间”,进一步描述空镜台如今的荒凉,曾经繁华的街道如今只剩下零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姮娥与明月,相共落关山。”这里运用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将空镜台与神话中的美好元素联系起来,通过“相共落关山”这一句,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也暗含了对空镜台命运的同情与惋惜。嫦娥与明月的共同出现,象征着虽美好却难以触及的遗憾,与空镜台的现状形成对比,引发读者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空镜台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神话元素,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荒凉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富有哲思。
不详
唐朝宰相,陈宣帝第十七子,陈后主异母弟。出身于陈朝皇室,曾授侍中,封义阳王。陈亡入隋,历任内史舍人、绛郡通守,后归降唐高祖,担任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唐朝建立后,历任黄门侍郎、纳言、侍中、礼部尚书,进拜江国公。玄武门之变时曾建议唐高祖立唐太宗为太子,晚年以散职归第。贞观九年(635年),病逝,追赠户部尚书,初谥缪,后改为忠
叔夜嗟幽愤,陈思苦责躬。
在馀今失候,枉与古人同。
草深难见日,松迥易来风。
因言得意者,谁复免穷通?
仆秉屈原操,不探渔父篇。
问言蓬转者,答言直如弦。
非意延非罪,离友复离亲。
山川万里隔,方劳七尺身。
游魂长去楚,分念独留秦。
自匪相知者,谁怜死别人。
草命如悬露,轻生类转蓬。
所嗟明夜月,难与古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