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莲社谈经阅几年,住山活计尽随缘。
衔花百鸟未忘物,露地白牛谁著鞭。
得计深居餐老柏,勿疑古涧与寒泉。
他时要伴芸庵隐,竿木逢场不离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莲社谈经阅几年"表明诗人在莲花丛生的寺庙中研习佛经已经有了相当的年头。"住山活计尽随缘"则显示出他对待生命的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顺其自然,不强求。
"衔花百鸟未忘物"中的“衔花”指的是鸟儿嘴里衔着鲜花,这里象征着自然界中生灵的纯真和诗人的心境,他虽然隐居山林,但依旧关注着世间的一切。"露地白牛谁著鞭"则是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画面,白牛在露水中的草地上自由漫步,没有人来驾驭,显得十分自在和平静。
"得计深居餐老柏"表达了诗人选择深山古木作为隐居之所,并以自然界为伴,享受清贫的生活。"勿疑古涧与寒泉"则是劝诫自己或他人,对待那些古老而纯净的溪流和冰冷的泉水,不要有丝毫的怀疑,要保持对大自然的信任。
"他时要伴芸庵隐"中的“芸庵”是一种草本植物,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住所,表明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他希望能与这类自然环境为伍。"竿木逢场不离禅"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禅定的追求和执着,即使是在打鱼的时候,也不会离开禅修的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念,充满了淡泊明志和清净自守的情趣。
不详
论交先友接枢廷,末路为寮喜典刑。
桃李春风同扈跸,衡茅夜雪并寒厅。
暂从簿领陪卿月,行握兰荃应列星。
临别遥思五湖乐,望中林屋已青青。
郢人比屋庆循良,忽捧丝纶雨露香。
骑竹方迎使君马,赐环已趣舍人装。
好刊棠杕追嘉颂,应有阳春播乐章。
归侍玉皇香案侧,愿将五色补垂裳。
献日春回一日先,勾芒清晓试花权。
要看腊雪连春雪,独占新年与旧年。
梅绽香唇才半树,柳苏睡眼待三眠。
东皇次第开桃李,谁顾寒松涧雪边。
苗而不秀实天年,亭近千秋瘗祖阡。
季札于嬴称达礼,乐天学佛尚成篇。
情钟我辈诚难遣,古有东门岂信然。
恩重讵堪耘爱草,拟将苦谛问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