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送虞伯生入蜀代祀

芙蓉仙掌座中低,后土宵光手可齐。

阁道蹴云衣有瓣,蜀天漏雨石无泥。

岐山过马应闻凤,陈宝停辀莫信鸡。

扬我大邦文物盛,题诗应近草堂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诗《次韵送虞伯生入蜀代祀》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首句“芙蓉仙掌座中低”,以芙蓉比喻蜀地的宫殿或神像,显得庄重而神秘。"后土宵光手可齐"则形容蜀地夜晚的明亮,如同神祇的手一般触手可及。

接下来的两句“阁道蹴云衣有瓣,蜀天漏雨石无泥”运用了夸张和想象,阁道如仙人踏云,石质路面干净得连雨水都不留痕迹,展现了蜀地的神奇与洁净。"岐山过马应闻凤,陈宝停辀莫信鸡"借典故寓意虞伯生此行将遇见吉祥之事,暗示他将有非凡的经历。

最后两句“扬我大邦文物盛,题诗应近草堂西”表达了对虞伯生的期许,希望他在蜀地能感受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并在草堂西留下赞美诗篇,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对蜀地文化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寓含了对蜀地风土人情的赞美,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寄句曲外史

霞佩翩翩出洞天,当时彷佛见臞仙。

几年海上张公子,今日山中葛稚川。

沧海尘飞丹已熟,玉堂人去榻空县。

林间载酒来相觅,乞写丹经与世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中台王本中

王郎楚楚金闺彦,五凤楼前看斗鸡。

花外漏传银箭午,日边班退紫宫西。

吟诗月白倾瑶露,归马春红踏锦泥。

应念栖迟江海客,破窗灯火雨凄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次韵寄茅山张伯雨(其一)

句曲道人门不出,几时杖屦接殷勤。

春晴洗药分泉去,午睡烹茶隔竹闻。

山脚客行惊犬吠,树皮苔老结龙文。

三层台上月如水,半夜吹箫入紫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次韵寄茅山张伯雨(其二)

天际三峰翠色浮,更于何处觅瀛洲。

也知方外神仙好,不识人间儿女愁。

白犬吠人惊夜鬼,珠帘捲雨入明楼。

挂冠何日寻高隐,竹杖芒鞋绝顶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