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三十首(其二十二)

门墙启尤衅,人心生寇仇。

上下本同根,身世非两谋。

如何全躯士,肉食忘所忧。

黄金充私橐,白役破公州。

徒营一家计,横使万姓愁。

羌戎觇人国,狐兔经荒丘。

谁哉召其侮,晨夕空诛求。

及至谋身日,终亦非嘉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咏怀三十首(其二十二)》,由明代诗人沈炼创作。全诗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与忧虑。

首句“门墙启尤衅,人心生寇仇”,描绘了社会风气的败坏,门墙象征着社会的界限和道德的防线,却因种种原因而被开启,导致了人心的背叛和仇恨的滋生。接着,“上下本同根,身世非两谋”强调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应共度时艰的道理。然而,“如何全躯士,肉食忘所忧”揭示了某些权贵者不顾民众疾苦,只顾个人安危和享乐的现象,将社会的不公揭露无遗。

“黄金充私橐,白役破公州”进一步指出,一些官员贪污腐败,将公共资源据为己有,导致地方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徒营一家计,横使万姓愁”则表达了对这种自私行为的谴责,指出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个人的利益,更让广大百姓深受其害。

“羌戎觇人国,狐兔经荒丘”运用比喻手法,暗示外敌窥视国家的危机,同时暗指社会内部的动荡不安如同荒野中的狐狸和兔子,四处游荡,无所依存。接下来,“谁哉召其侮,晨夕空诛求”表达了对引发社会问题根源的追问,指出那些不断索取、毫无节制的行为是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的罪魁祸首。

最后,“及至谋身日,终亦非嘉谋”总结全诗,警示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应忽视对社会整体福祉的考虑,否则最终的结果只会是自我毁灭。

整首诗通过深刻的对比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和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公正和道德责任的强烈责任感。

收录诗词(465)

沈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怀三十首(其二十三)

时俗藉津梁,英雄自依据。

倘执礼义权,纵横有何惧。

白日泛阳波,六龙谁能御。

流沙逝西沉,扶桑莫东驻。

天命无短长,人心有来去。

形式: 古风

咏怀三十首(其二十四)

姑射有神人,冰骨为其姿。

被服天机锦,玉屑充渴饥。

窈窕处金闺,兰蕙方葳蕤。

孤操凛霜雪,抱瑟含微辞。

独立万物表,耻与姬姜随。

视世若尘土,择对安足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咏怀三十首(其二十五)

仙子悟长生,鍊元积真道。

一气含太虚,宝鼎手能造。

衣裳翳白云,鸡犬呜丹灶。

玉帝校尺籍,紫书方命召。

韩众携竹冠,卢敖奉金诰。

济世有丹砂,冲举何足好。

形式: 古风

咏怀三十首(其二十六)

玄女蓬其首,感悟轩辕辞。

降世示兵诀,精微谁能知。

糟粕遗六韬,孙子何支离。

天地有妙略,黄石非吾师。

冲虚契真际,车马八极驰。

大道自底定,嘈嘈徒尔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