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听沈君弹琴诗三首(其三)

忽听使人惊,空山迸一声。

能令草树里,齐作秋虫鸣。

暂与松风远,还同石涧清。

曲终人欲散,纤月照南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夜晚,一位朋友沈君弹琴时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音乐带来的震撼与宁静,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首先,“忽听使人惊,空山迸一声。”这两句以“惊”字开篇,营造出一种突然而强烈的感受,仿佛在寂静的山林中,突然响起的一声琴音,打破了原有的宁静,让人不禁为之侧目。这里的“空山”不仅指物理空间的空旷,也暗示了一种心灵上的空灵与纯净。

接着,“能令草树里,齐作秋虫鸣。”这一句将听觉体验扩展到视觉和自然界的反应上,琴音仿佛具有魔力,使得草木中的秋虫也一同响应,发出共鸣的声音。这种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音乐的感染力和穿透力。

“暂与松风远,还同石涧清。”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音乐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融。琴音似乎与远处的松风相隔,却又与近处清澈的石涧水声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动与静、远与近的对比美,展现了音乐与自然界的深层联系。

最后,“曲终人欲散,纤月照南楹。”当一曲终了,听众们似乎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美妙之中,不愿离去。此时,一轮纤细的月亮静静地照耀着南边的柱子,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宁静与神秘的色彩。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以及它与自然、人心之间的深刻联系。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赠宜兴张医二首(其一)

翛然一逸民,山郭往来频。

乞药从贫士,传方自异人。

草间收伏菟,涧畔煮香莼。

叹息市中客,谁知百岁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赠宜兴张医二首(其二)

生长白云岩,仙书宿所探。

千金方不惜,百草味俱谙。

采药行山外,藏身住市南。

独抱文园病,逢君试一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次韵赠陈后冈

昔日京华古,同君直玉庐。

蛾眉宁见妒,樗散自知疏。

佩印紫薇署,垂纶沧海鱼。

为农吾已矣,作吏子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李文与赴河南郡倅任

去谒河南尹,期收幕下勋。

地当分陕处,官是古参军。

闲就繁台宴,晴瞻嵩岳云。

诸公谁不爱,怒喜定随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