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坐客见和复次韵

小院朱阑几曲,重城画鼓三通。更看微月转光风。归去香云入梦。

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灯花零落酒花秾。妙语一时飞动。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翻译

白日在花园的弯曲延伸的红色栏干内几度来回,城市中的彩绘画鼓已经发出了三叠鼓声。风向已转,天上云翳散去,月色光明。回归时瑞香的香味缭绕竟涌进了梦境之中。
劝酒的群妓抢着用大杯劝我们饮酒,她们发髻上一半斜插着红花。夜已深了,灯油残烬零落,而宴会还在热烈地进行,各种酒后狂言痴语一时飞动在宴席餐桌之上。

注释

重城:古时城市在外城中又建内城,故称,这里泛指城市。
画鼓:有彩绘的鼓。
三通:指三叠鼓声。
光风:光明。
香云:谓瑞香花的香气缭绕如云。
翠袖:翠绿衣袖。
这里指侍酒群妓。
浮大白:本谓罚酒,后世则称满饮大杯酒为浮大白。
皂罗:宋时妇女发髻名。
斜红:斜戴着的红花。
酒花:谓饮酒后面色酣红如花。
秾:花木繁盛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精致而热闹的夜宴场景。"小院朱阑几曲"写出了庭院的雅致,朱红色的栏杆曲折有致,透露出主人的品味。"重城画鼓三通"则暗示了时间已晚,城中的鼓声三次响起,夜晚渐深。

"更看微月转光风",诗人抬头望向天空,月光在微风中摇曳,营造出宁静而微妙的氛围。接着,"归去香云入梦",暗示宴席结束后,女子们带着醉人的香气进入梦境,流露出一种温馨的离别之情。

下片转向宴会的欢乐气氛:"翠袖争浮大白",描绘了女子们举杯畅饮的热闹画面,"皂罗半插斜红"则描绘了她们衣饰的艳丽,增添了色彩与动感。"灯花零落酒花秾"进一步渲染了宴席的繁华,灯花闪烁,酒香浓郁。

最后,"妙语一时飞动"是对宴会上智慧与才情的赞美,言辞间的机智与生动让整个场面更加生动活泼。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宴席的细节,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再用前韵戏曹子方。坐客云瑞香为紫丁香。遂以此曲辨證之

怪此花枝怨泣,托君诗句名通。凭将草木记吴风。

继取相如云梦。点笔袖沾醉墨,谤花面有惭红。

知君却是为情秾。怕见此花撩动。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

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虞美人.送马中玉

归心正似三春草。试著莱衣小。橘怀几日向翁开。怀祖已瞋文度、不归来。

禅心已断人间爱。只有平交在。笑论瓜葛一枰同。看取灵光新赋、有家风。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