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头钱

富莫富于杖头钱,贫莫贫于严道之铜山。

铜山铸钱万万千,到头不得名一钱。

杖头百钱真我有,取自杖头且沽酒。

今日百钱今日醉,得钱沽酒常酣睡。

君不见何曾一日食万钱,便欲下箸心茫然。

洛阳离乱救不得,纵饶沽酒无颜色。

眼看荆棘埋铜驼,钱乎钱乎奈若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杖头钱”为题,通过对比“铜山铸钱万万千”的富足与“杖头百钱真我有”的贫寒,揭示了财富的虚幻本质。诗人借“杖头钱”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首句“富莫富于杖头钱,贫莫贫于严道之铜山”,将“杖头钱”与“铜山”进行对比,强调了物质财富与实际生活需求之间的巨大差异。铜山虽富可铸钱无数,但最终却无法带来真正的满足感和价值。而“杖头百钱”虽少,却是实实在在属于自己的,能够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带来实际的幸福感。

接着,“铜山铸钱万万千,到头不得名一钱”,进一步阐述了财富的虚无。即使拥有再多的钱财,也无法解决内心的空虚和不满足。而“杖头百钱真我有,取自杖头且沽酒”,则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态度的赞赏。在诗人看来,真正有价值的不是外在的财富,而是能够自由支配的、能够带来快乐的“杖头钱”。

“今日百钱今日醉,得钱沽酒常酣睡”,体现了诗人对当下享受的追求。他认为,珍惜眼前,享受当下的快乐,才是生活的真谛。这种生活态度与那些因财富而烦恼、无法安心享受生活的贵族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君不见何曾一日食万钱,便欲下箸心茫然。洛阳离乱救不得,纵饶沽酒无颜色。眼看荆棘埋铜驼,钱乎钱乎奈若何?”诗人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财富的无常和不可靠。何曾虽然日食万钱,却因内心空虚而感到茫然;洛阳的离乱无法避免,即使有钱也买不到安宁;铜驼被荆棘埋没,象征着财富终将消逝,无法带来永恒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杖头钱”与“铜山”的对比,以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财富与幸福关系的深刻思考。它提醒人们,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对生活的热爱,而非外在的物质财富。

收录诗词(26)

张笃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宋赵千里海天落照图

南渡以后推丹青,入妙首数天水生。

光尧皇帝重毫素,集英殿里挥御屏。

赏赐一时颁内府,珊瑚碧玉黄金缯。

云麾将军有遗响,夏圭马远同驰声。

怪石盘绘世所贵,浮峦暖翠千人惊。

零纨断素久磨灭,譬如孤鹤遗修翎。

今兹之图何处得,海天落照临蓬瀛。

苍茫岛屿在云际,居然蜃市纷纵横。

贝阙琼楼互隐现,溟渤浩荡朝玉京。

金芝瑶草安可数,时有仙侣飘华缨。

方壶员峤生笔底,又如霞起连赤城。

鲸涛赑屃走寸腕,依稀喷沫蛟龙腥。

手招徐福呼不起,三山缥缈开金庭。

海堧洲渚势迢递,芥舟叶叶飞晴蜓。

碧岚翠霭千万叠,画工得勿劳经营。

一峰忽起冠云杪,遥睇众岭犹列星。

空斋卧游到悬圃,便欲击汰还扬舲。

琉璃万顷海烟灭,濯锦锦江如练明。

枕碧亭边启缃箧,耳畔但觉天风鸣。

隅庭落日杳无际,搔首海天何限情。

形式: 古风

悼亡二首(其一)

当时和泪织璇玑,零落惟馀旧锦机。

明月妆楼人寂寂,海棠庭院雨霏霏。

葳蕤不闭黄金锁,刀尺空裁白苎衣。

根杀春来双燕子,画梁同宿不同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悼亡二首(其二)

泠泠锦瑟向谁弹,曲里潇湘雁影寒。

一任繁花自开落,从教明月下阑干。

云封贝带香犹在,雨湿胭脂露未干。

寂寂空庭孤坐处,何人对案劝加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忆旧

广寒宫里盼飞仙,月色溶溶玉有烟。

半臂偏怜宋学士,晓风争唱柳屯田。

落花无语归春水,弱絮多情上酒船。

听罢筵前《啰唝曲》,不须更忆《想夫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