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

秋来万木发天声,点瑟回琴日夜清。

绝调回随流水远,馀音细入晚云轻。

洗心真已空千古,倾耳谁能辩九成?

徒使清风传律吕,人间瓦缶正雷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秋声》由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声音与情感。诗中以“秋来万木发天声”开篇,将秋天万物生长的声音比作天籁之音,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点瑟回琴日夜清”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秋天的声音比作瑟琴之声,日夜不息,清脆悦耳,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宁静与和谐。

“绝调回随流水远,馀音细入晚云轻”两句,诗人以流水和晚云为喻,描绘出秋天声音的悠长与细腻,仿佛能随着水流远去,融入轻柔的晚云之中,给人以深远的意境感受。接着,“洗心真已空千古,倾耳谁能辩九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声音的深刻感悟,认为它能够净化心灵,穿越千年,而世间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其深意呢?

最后,“徒使清风传律吕,人间瓦缶正雷鸣”则以清风与瓦缶的对比,强调了秋天声音的高雅与纯净,与世俗的喧嚣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秋声》一诗通过对秋天声音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林汝桓以二诗寄次韵为别(其一)

断云微日半阴晴,何处高梧有凤鸣?

星汉浮槎先入梦,海天波浪不须惊。

鲁郊已自非常典,膰肉宁为脱冕行。

试向沧浪歌一曲,未云不是《九韶》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林汝桓以二诗寄次韵为别(其二)

尧舜人人学可齐,昔贤斯语岂无稽?

君今一日真千里,我亦当年苦旧迷。

万理由来吾具足,《六经》原只是阶梯。

山中仅有閒风月,何日扁舟更越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月夜二首(其一)

万里中秋月正晴,四山云霭忽然生。

须臾浊雾随风散,依旧青天此月明。

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

老夫今夜狂歌发,化作钧天满太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月夜二首(其二)

处处中秋此月明,不知何处亦群英?

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

影响尚疑朱仲晦,支离羞作郑康成。

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