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送别》,是明代诗人陈䞇所作。诗中描绘了送别时的凄凉情景,以及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之情。
首联“风笛离亭上,凄凉那忍闻。”开篇即点出送别的地点——离亭,以及送别时的氛围——凄凉。风笛声在离亭上响起,这本是送别时的传统音乐,但在诗人听来却格外刺耳,难以忍受。这里通过“那忍闻”三个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不舍。
颔联“心随流水去,路过小桥分。”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心境。他仿佛随着流水漂向远方,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牵挂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小桥分处,象征着友情的暂时断裂,预示着分别后各自将踏上不同的旅程。
颈联“浦树含秋雨,江帆入暮云。”转而描写自然景色,以景衬情。浦边的树木在秋雨中显得更加萧瑟,江面上的帆船则在暮云中显得孤独而遥远。这两句不仅渲染了离别的哀愁,也暗示了友人离去后,诗人将独自面对的寂寞与思念。
尾联“不知从此别,何地更逢君。”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在这次分别之后,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相遇,这种未知让诗人感到既无奈又悲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之中,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富含哲理,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