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白鹇

名山有羽客,幽素自含辉。

饮啄终存介,相依渐息机。

青丝委华发,白雪剪文衣。

自与家鸡别,心知在翠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咏白鹇》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张穆所作,通过对白鹇这一鸟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首先,“名山有羽客,幽素自含辉。”开篇以“名山”象征高洁之地,而“羽客”则比喻那些超凡脱俗、追求精神境界的人。这里的“幽素”不仅指山林的静谧与纯净,也暗喻着诗人内心世界的深邃与纯净。整句通过对比,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意境。

接着,“饮啄终存介,相依渐息机。”“饮啄”指的是鸟儿的日常觅食活动,“介”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坚硬、不屈的品质。这句诗通过描述白鹇在山林中自由自在地觅食,表现了它坚韧不拔、独立自主的性格。同时,“相依渐息机”中的“机”可能指的是世俗的欲望和纷扰,暗示着白鹇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逐渐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青丝委华发,白雪剪文衣。”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白鹇的形象。通过“青丝委华发”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白鹇羽毛从年轻时的青绿到年老时的雪白的变化过程,寓意生命的流转与岁月的痕迹。而“白雪剪文衣”则生动地描绘了白鹇羽毛的美丽,仿佛是大自然精心裁剪的艺术品,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最后,“自与家鸡别,心知在翠微。”“家鸡”在这里象征着世俗的束缚与平庸的生活,而“翠微”则代表了清新脱俗、远离尘嚣的理想境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白鹇能够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羡慕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生活状态的反思与追求。

整体而言,《咏白鹇》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白鹇这一鸟类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纯净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334)

张穆(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 字:穆之
  • 号:铁桥
  • 籍贯:明末清初广东东莞
  • 生卒年:1607—1688以后

相关古诗词

五色鹦鹉

东溟千万里,诚许鸟中英。

岂不能言累,徵从慧业生。

撩人低婍妮,饥啄谢凭淩。

地僻无谈客,青窗感友声。

形式: 古风

海珠(其一)

鸥鸟群飞掠桂蘅,石擎宫阙出江清。

花田秋老香频接,晚岸潮深月自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海珠(其二)

仙城楼阁紫霞丛,夜静珠光出岸东。

梵呗寂寥僧院散,当年空念听霜钟。

形式: 七言绝句

同刘良倩何雅伯登三台岩

香山出海百馀里,炎州已尽南冥始。

水上奇峰半入云,青玉嵯峨断游履。

刘翁未老烟霞骨,欣共高崖探月窟。

下视冯夷家海门,远指方壶见珠阙。

乘槎欲泛日月边,飒飒清风吹短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