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熟有感

去年经春频肆赦,拜赦人忙走如马。

五月不雨麦苗死,赦频不能活穷寡。

今年经春无赦书,十日一雨及时下。

五月麦熟人民饱,一麦胜如四度赦。

吾愿吾君与吾相,调和阴阳活元化。

阴阳无病元气和,风雨调顺苗多稼。

使麦长熟人不饥,敢告吾君不须赦。

形式: 古风

翻译

去年春天频繁大赦,百姓奔忙如同奔马。
五月不下雨,麦苗枯死,频繁赦免救不了穷人。
今年春天没有赦令发布,十天一场雨适时落下。
五月麦子熟了,人们吃饱了,一季麦子胜过多次赦免。
我愿君王与我同心,调和天地之气让万物复苏。
阴阳平衡,元气和谐,风雨协调,庄稼茂盛。
让麦子丰收,百姓不受饥饿,我敢告诉君王,不必再频繁赦免。

注释

去年:指前一年。
频肆:频繁且广泛。
赦:赦免。
拜赦:接受赦免。
五月不雨:连续五月不下雨。
麦苗死:麦苗枯死。
活:救活。
今年:今年。
无赦书:没有赦免命令。
十日一雨:每十天下一次雨。
及时下:适时地下。
麦熟:麦子成熟。
人民饱:人们吃饱。
一麦:一季麦子。
四度赦:四次以上的赦免。
吾君:我的君主。
相:相互配合。
调和阴阳:调和自然界的阴阳平衡。
元化:自然界的生机。
元气和:元气和谐。
风雨调顺:风雨适宜。
苗多稼:庄稼茂盛。
人不饥:人们不会挨饿。
敢告:敢于陈述。
不须赦:不需要再赦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村一年的变化和对丰收的喜悦。开篇讲述去年春天频繁的赈济活动,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和统治者的施政。而五月无雨导致麦苗枯死,显示了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后果。诗人通过对比,上一年因为干旱而无法生存的穷苦百姓,与今年春天未有赈济书信,而是及时降雨,使得麦苗茁壮成长的人民满足,揭示了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以及农作物丰收对于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诗中“吾愿吾君与吾相,调和阴阳活元化”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统治者能够理解百姓疾苦,与民同忧,并通过适当的措施平衡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以此促进农业生产和社会的繁荣。

最后两句“使麦长熟人不饥,敢告吾君不须赦”则是诗人基于丰收成果,向统治者建议,在有了充足的粮食供应后,可以减少对百姓的赈济,因为丰富的农业产出已经足以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两年的自然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气变化、农业生产与社会福利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统治者施政理念的期待。

收录诗词(179)

石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彼县吏

嗟乎嗟乎彼县吏,剥肤椎髓民将死。

夏取麦兮秋取粟,笞匹红兮杖匹紫。

酒臭瓮兮肉烂床,马馀粱兮犬馀饩。

雀腹鼠肠容几何,虎噬狼贪胡无已。

形式: 古风

河决

昆崙山最大,峨峨横绝域。

黄河地下来,汹汹不可测。

河伯一发怒,擘开昆崙石。

水出东北陬,浩渺无涯极。

平地水行疾,九州如咫尺。

汤汤势滔天,黎元多沈溺。

上贻尧心忧,四岳举鲧塞。

鲧用汩彝伦,九载无成绩。

尧怒不能治,遂行羽山殛。

有子其曰禹,命使嗣父职。

洛中得龟书,九畴文甲坼。

禹乃乘四载,周游视水迹。

百川各复道,九河皆开辟。

禹功既已成,水患方兹息。

窃思大禹意,河九为远策。

况云杀其溢,闻之孔安国。

三代逾千年,所以无灾厄。

战国争土疆,诸侯用诈力。

迁徙无常岁,湮沦不可识。

堤障遏水势,沟渠绝地脉。

禹道不复究,河流有壅隔。

频为中国患,不国不安席。

从官徒负薪,河伯弗受璧。

斫尽淇园竹,安救瓠子役。

民力殚将竭,国材耗亦剧。

四方竞上疏,群臣争筹画。

田鼢方为相,书来多持扼。

岂顾天下利,惟以私田惜。

贾让不为用,延年亦见斥。

如何圣人功,千载复不得。

皇宋运熙泰,四圣崇道德。

百蛮皆臣顺,万物遂生殖。

七八十年閒,人不闻金革。

惟兹澶滑郡,河决亦云亟。

常记天禧中,山东与河北。

藁秸赋不充,遂及两京侧。

骚然半海内,人心愁惨戚。

河平未云几,堤防有穴隙。

流入魏博閒,高原为大泽。

良田百万顷,尽充鱼鳖食。

救之成劳费,不救悲隐恻。

吾君为深虑,不食到日昃。

我忝窃寸禄,素餐堪自责。

不负一畚土,私辄逃丁籍。

又无一言长,万分有裨益。

与世同浮沈,随群甘默默。

亦或中夜思,斯民苦瘦瘠。

四年困蝗旱,五谷饵蝥蠈。

年来风雨时,才得一秋麦。

手足犹疮痍,饥肤未丰硕。

若待四体肥,斯民无愁色。

不然寻九河,故道皆历历。

一劳而永逸,此成功无斁。

或可勿复治,顺其性所适。

徙民就宽肥,注水灌戎狄。

试听刍荛言,三者君自择。

形式: 古风

勉师愚等

不行一千里,安得为良马。

不连十五城,安得称善价。

汝皆有血气,非如木偶者。

撮发号男儿,肯甘在人下。

汝不闻图王,不成犹可霸。

舜与吾俱人,学之则舜也。

汝等但勉旃,前贤皆可亚。

形式: 古风

南山赠孙明复先生

我来南山兴感悲,万物纭纭宰者谁。

众材丛卑无奇姿,直辕曲轮皆所宜。

大木磊磊节干奇,撑岩拄谷无处施。

我愿天子脩明堂,坐朝诸侯会四夷。

柱要十围栋百尺,日责匠石搜访之。

千人用斧万人拽,大根斫断山崩攲。

五州追牛十县丁,载送上都天子怡。

轮般骇汗工倕走,有目未省曾观窥。

黄帝合宫尧衢室,周制九筵虞总期。

听政朝夕有攸处,阖门左右咸以时。

天子拱手四辅立,坐致四海为雍熙。

不用直弃用即大,短辕曲轮尔胡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