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陶者》,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社会中的贫富差距。前两句“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形象地写出劳动者辛勤劳作,却连基本的住所都没有,生活极其艰辛。而后两句“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则描绘了那些不劳而获的人们,住在高大的楼房中,过着奢侈的生活。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富有社会现实感。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中园啄尽蠹,未肯出林飞。
不识黄金弹,双翎坠落晖。
食蠹非嫌蠹,声来古木高。
谁将琵琶弄,写入相思槽。
常观月从东海出,想照石桥旁畔人。
试问当年与今日,清光不改只如新。
昭亭山色无纤尘,昭亭潭水见游鳞。
长松碧筱入古寺,石上高僧度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