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镜诗

明镜如明月,恒常置匣中。

何须照两鬓,终是一秋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由唐代文学家庾信所作的,名为《尘镜》。从诗中可以看出,庾信通过对比明亮如同明月的镜子与其保存在匣中的状态来表达了对于人生及世事的一种深刻感慨。

“明镜如明月”一句直接描绘出了镜子的清晰与光洁,它如同夜空中那轮明亮的月亮,映照着周遭的一切。接下来的“恒常置匣中”,则透露了诗人对镜子不被使用、长期搁置在匣中的感慨。

而最后两句“何须照两鬓,终是一秋蓬”表达的是诗人对于年华老去的无奈。两鬓(即头发)原本可以通过这面明镜来整理和装饰,但现在却不再需要,因为时光匆匆,头发已然斑白,就像秋天里的蓬草一样,无需修饰,它们已经成为了时间流逝的见证。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古人对于生命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对个人青春不再、时光无情的一种悲哀情怀。

收录诗词(323)

庾信(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籍贯:北周时期
  • 生卒年:513—581

相关古诗词

岁晚出横门诗

年华改岁阴,游客喜登临。

据鞍垂玉帖,横腰带锦心。

冰弱浮桥没,沙虚马迹深。

倚弓依石岸,回床向柳阴。

智琼来劝酒,文君过听琴。

明朝云雨散,何处更相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有喜致醉诗

忽见庭生玉,聊欣蚌出珠。

兰芬犹载寝,蓬箭始悬弧。

既喜枚都尉,能欢陵大夫。

频朝中散客,连日步兵厨。

杂曲随琴用,残花听酒须。

脆梨裁数实,甘查唯一株。

兀然已复醉,摇头歌凤雏。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至老子庙应诏诗

虚无推驭辨,寥廓本乘霓。

三门临苦县,九井对灵溪。

盛丹须竹节,量药用刀圭。

石似临邛芋,芝如封禅泥。

毻毛新鹄小,盘根古树低。

野戍孤烟起,春山百鸟啼。

路有三千别,途经七圣迷。

唯当别关吏,直向流沙西。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舟中望月诗

舟子夜离家,开舲望月华。

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

天汉看珠蚌,星桥视桂花。

灰飞重晕阙,蓂落独轮斜。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