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送吴提刑赴召三首》中的第三首,主要表达了对吴提刑赴京任职的感慨和对其公正执法的期待。首句“只道边城狱讼稀”描绘了边疆地区通常案件较少的宁静景象,暗含对吴提刑以往清廉公正的赞扬。然而,诗人接着笔锋一转,“那知亦有造空为”揭示出即使在这样的地方,也难免有人会捏造罪名,暗示官场复杂。
“不惟宽大难容止,正畏精明莫可欺”两句,既赞扬吴提刑的宽容大度,又强调他的精明洞察,指出他不容许任何欺诈行为。诗人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保持这种公正严明的态度。
“已矣榜敲成俗吏,怀哉香火奉湘祠”表达了对吴提刑过去清廉生活的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他在京城官场中能保持初心,不忘湘祠(可能指当地神祠)的祈愿。
最后两句“傥蒙一纸闻天奏,便是吹嘘送上时”,诗人以幽默的方式,祝愿吴提刑如果能得到好的政绩,就像风送香气一般自然地传达到朝廷,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边城狱讼的对比,展现了对吴提刑品性的赞美和对其未来仕途的关切,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官员德行的重视和对公正清廉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