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妙轩

管城子,尔能图天文,又能貌地理。

六经修纂点画明,群书著述文章美。

作之之始称蒙恬,后来毛州刺史传。

近代喜称陆文宝,如锥如凿还如椽。

善书不择新与故,一锋杀尽山中兔。

江淹梦断多才华,班超投却成奇遇。

闻君制作非寻常,尖齐员健良有方。

当窗特书风雨作,临池点染烟云香。

百体书中尽神妙,金雀虎爪生辉耀。

悬针垂露更清新,不作拙工使人诮。

陆君早为人所称,英气凛凛当青春。

何时携取献天子,图画麒麟阁上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笔妙轩》由明代诗人解缙创作,生动描绘了对笔墨艺术的赞美与推崇。诗中将笔比作“管城子”,赋予其非凡的才能和功能,不仅能够绘制天文,还能描绘地理,展现出笔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独特魅力。

诗中提到的“六经修纂点画明”、“群书著述文章美”等句,强调了笔在文字和绘画上的卓越表现,以及它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从蒙恬到毛州刺史,再到陆文宝,诗中列举了多位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通过比喻和对比,展现了笔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成就和风格变化。

“善书不择新与故,一锋杀尽山中兔”一句,形象地表达了书写者对笔的熟练运用,无论是新笔还是旧笔,都能挥洒自如,展现出高超的技艺。接着,诗中以江淹和班超为例,进一步强调了才华与机遇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闻君制作非寻常,尖齐员健良有方”表明了对笔制作工艺的高度评价,指出其设计精巧,使用起来得心应手。最后,“当窗特书风雨作,临池点染烟云香”描绘了在特定环境下,笔下作品的意境之美,仿佛能闻到烟云的香气,感受到风雨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笔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同时也表达了对笔匠和书法家高超技艺的敬仰之情。诗中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艺术创新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387)

解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缙绅,、喜易,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 字:大绅
  • 号:春雨
  • 籍贯: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
  • 生卒年:1369年-1415年

相关古诗词

采石吊李太白

吾闻学士真风流,豪气直与元气侔。

金銮殿上拜天子,叱呼宠幸如苍头。

贵妃捧砚恬不怪,力士脱靴惭复羞。

平生落魄嬴得虚名留,也曾椎碎黄鹤楼,也曾踢翻鹦鹉洲。

也曾弃却五花马也,曾不惜千金裘。

呼儿换取采石酒,花间满泛黄金瓯。

醉来问明月,月映金波流。

大呼阳侯出江海,骑鲸直向北极游。

我来采石日已暮,潮生牛渚聊舣舟。

白浪一江雪滚滚,黄芦两岸风飕飕。

我欲起学士,相与更唱酬。

恐惊水底鱼龙眠不得,上天星斗散乱难为收。

草草留题吊学士,学士不须笑吾俦,磊落与尔同千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月中丹桂歌

高天桂树五千尺,广寒宫中遮月色。

八月秋清桂吐花,天香散乱神仙宅。

西湖吴叟乌角巾,帝遣伐桂三千春。

终朝倚困倦无力,婵娟兔笑嫦娥嗔。

我有开山新钺斧,手持直上清虚府。

金桥银桥忽在前,笑观霓裳羽衣舞。

一斫折枝柯,二斫折婆娑。

三斫桂树月中倒,四海不觉清光多。

太阴之君邀我见,封章直奏通明殿。

玉皇亲赐天樵民,留我天庭十日宴。

明日宴罢踏层云,思量唯有斧随身。

袖中带得一枝出,天下方知第一人。

形式: 古风

霁月楼

夜梦乘槎度斗牛,直到黄姑天柱头。

嫦娥手把一轮镜,邀我广寒宫里游。

广寒之宫九霄上,玉宇琼楼屹相向。

白羽翠烟紫雾笼,蛟龙盛住黄金榜。

天孙裁衣云锦香,玉女织绮成文章。

左招南极益遐算,右攀北斗倾天浆。

一枝古桂阴婆娑,吴刚持斧休蹉跎。

千载寒苍塞宇宙,八埏举棹逢山河。

是时白帝行秋令,天与初秋金气应。

金茎欲采露花宜,银汉无声云气静。

我起问嫦娥,员缺何太苦,何不长教似玉盘一片团团照千古。

嫦娥笑我何太愚,世间万物有盈亏。

不论春花何浓艳,当时秋叶还凋衰。

四时寒暑迭来往,百岁光阴犹反掌。

颜回好学陨青春,彭祖千年亦黄壤。

问答未及竟,铜壶催晓筹。

金盘半欹倒,忽向天西流。

金鸡酬唱忽惊觉,毛发?立寒飕飕。

向来行乐皆如此,身在清江霁月楼。

形式: 古风

元日作

喜鹊双飞鸣,飞鸣报春晓。

元日红云上赤乌,万国山河青未了。

我曹与世真奇逢,年年此日朝飞龙。

几回遥拜黄金阙,几回导驾乾清宫。

彩笺曾献平蛮颂,莲炬斜辉宫锦红。

屡得升堂拜家庆,綵衣犹荷君王圣。

玉枕初疑凤翼飘,金声忽响盘龙磬。

南邻修善颂佛经,东家吾伊读书声。

读书诵经心总好,同善同心歌太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