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疏帘不碍日,缺甃宛如塘。
默坐千名佛,忘形一炷香。
卷中贪味永,镜里任颜苍。
饮后才推枕,逡巡又夕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坐,品味生活的情景。"疏帘不碍日",轻薄的窗帘并未阻挡阳光的洒落,营造出一种明亮而清新的氛围。"缺甃宛如塘",残破的井壁仿佛形成了一片池塘,暗示着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共存。
"默坐千名佛",诗人独自静坐,内心仿佛与千佛对话,体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佛教精神的追求。"忘形一炷香",焚香时忘却自我,沉浸于冥想之中,进一步深化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卷中贪味永",在书卷中寻找永恒的美味,寓意着通过阅读来丰富心灵,追求知识与智慧的满足。"镜里任颜苍",在镜子前任由岁月在脸上留下痕迹,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坦然接受和对自我真实的接纳。
"饮后才推枕,逡巡又夕阳",饮酒之后才放下枕头,却发现自己又迎来了夕阳,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节奏形成对比,让人感受到时光的宝贵和生活的诗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
不详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下直来天禄,柴荆故远求。
论心日恨短,归路雨无忧。
红叶缤纷晚,黄花烂缦秋。
会须寻此况,击节再相酬。
胜日欣相得,旷怀谁与同。
如何四君子,肯顾一衰翁。
林杪收残雨,檐牙递好风。
归时不须问,更待月如弓。
莫笑和州酒,和州酒却醇。
聊资千岁祝,用赞一阳春。
柳信涡将报,梨晴点向真。
醉寻平日路,好在武陵人。
异日延禅地,今朝选佛场。
真身瘗坚固,层级韵琅当。
雨洒家家润,灯传处处光。
曾将一则语,要路截诸方。